第(1/3)頁 夏皇眉頭微蹙,想了想道:“此事可以擱置,此次科舉改革不進行?!?br> 這話一出,出言的大臣頓時就沒了繼續反對的理由,但臉上卻還是充滿了不甘。 他們這些人學的都是上古先賢的著作經典,若是開啟新的科目,必然要分流他們的資源和影響力,這對他們來說絕對是不允許的。 可是,陛下也說了,現在不考慮增加科目,他再想胡攪蠻纏也不行。 只是,這件事顯然已經被陛下記在了心上,萬一將來在度提起,不知道要如何應對。 一番議論后,科舉改革之事獲得了通過,雖然這些大臣都不怎么想通過,但是卻沒有足夠充分的借口,一旦表現的太過,怕是立刻就會引起夏皇的懷疑,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盡管不滿,還是捏著鼻子忍了下來。 甚至,最后這個科舉改革的具體實行辦法竟然是交給左丞相鄭庸來執行的。 此次廷議之后,科舉改革的消息飛快的傳播開來,引來個更多的議論。 與此同時,余州的報紙【東洲日報】也刊登了秦王對于科舉改革的看法和意見,讓無數平民學子和寒門學子大感振奮。 這份報紙隨著商人,擴散四方,被無數人知道了大夏即將改革科舉的事情。 至于具體如何改革雖然還不知道,但既然有秦王參與,那么肯定會有好的轉變。 這個消息隨著報紙的傳播,越傳越廣,甚至連吳國都知道了,鬧得沸沸揚揚。 吳國可是世家門閥的大本營,受到的影響最是嚴重。 此時得知大夏要改革科舉,不知道被多少人抨擊。 而世家門閥對此也很是不滿,各種反對的聲音甚囂塵上。 聽說有不少大儒對此表示了反對,甚至上書請求夏皇斷絕改革的念頭。 贏天待在濟北城,都能夠清晰的感受到這股反對的浪潮,可見反對的激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