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t等錦衣衛(wèi)都離開后,王春在身體一軟,靠在椅背上。 “這些家伙,一個堂堂縣令,直接就抓了?李云光到底做了什么?” 王春感覺有些失敗,來到余州沒幾天,事情沒辦成,聯(lián)系的人脈都直接被抓走了,他總感覺這個地方有些邪性。 從李云光那里知道,要買余州的軍械,除非去找秦王當面商談,除此之外幾乎再無其他辦法。 但是,作為吳國的人,想去找秦王買裝備,不說丟不丟人的事情,光是以兩家的關(guān)系,基本上就沒什么希望。 直到他離開李云光這座宅院,才從外面得知,整個東部三州都在對官員進行考核,反噬不合格的直接貶官,反是犯錯的,根據(jù)錯誤大小,都要追究責任,嚴重的直接處死,或者送去勞改關(guān)押,最輕的也是貶官罰款。 一時間整個東部三州的官場都陷入了風聲鶴唳之中。 其中能夠度過這場風波的也不是沒有,那些都是官聲較好,能力不錯的官員,但是所占的比例,連一成都不到,可見之前那些官員的素質(zhì)是何等的差勁。 而百姓們,在知道這些官員被秦王拿下之后,都紛紛歡呼雀躍。 隨后,那些在這些官員主政一方的時候,受到壓迫的,冤屈的,都被迅速平反,甚至給出了官方補償,從土地到糧食,再到銀子,絕對不讓百姓吃虧。 而太平書院那些培訓了接個月的落第書生則紛紛開始走馬上任。 他們并不是一上來就是縣令,而是代理縣令事務。 雖然他們之前沒當過官,但也是讀書人,都是預備官員的種子,之所以沒有考上進士,大都不是因為他們才華實力不夠,而是被世家門閥生生堵住了晉升的渠道。 所以,在代理縣令事務后,一個個都表現(xiàn)出了不凡的能力。 尤其是他們出身要么是寒門,要么干脆就是貧民,對于民間疾苦感同身受,在處理事務的時候,往往能夠顧全百姓的利益。 而最后這一點,也正是贏天所看重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