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反正等杜浮走了,他可以從州牧府官員中探查到蛛絲馬跡,不必急于一時。 第二天,杜浮就和一支返回余州的商隊一起離開了涼州城,而且,這次他們走的不再是塞外通道,而是從甘州關卡進入,一路穿過大夏,直奔余州,速度要比走塞外商道快七天左右。 同時,另一支隊伍也從余州出發,趕往揚州,乘坐江船去往蘇州,隨著運送的香煙一路向著涼州而去。 這支隊伍之中,有好幾個建筑大師,都是那種精通地宮建造的大拿,通過各種渠道請回來的,甚至有兩人還是來自吳國。 不過他們雖然在建筑方面都是大師級,在民間也非常受人尊重,世家門閥,高門權貴也很尊重他們,但是并不屬于任何勢力,小有家財,但是卻沒有什么保障,更沒有什么靠山。 這次收到秦王的邀請,秦王開出的條件就是,他們的家人可以入住濟北城內城,得到全方位的保護,甚至還會在東州書院給他們開辟出一個建筑學學院,這讓他們非常激動,其他條件根本就不在意,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目前東州書院已經獨立出了很多單獨的書院,什么格物書院,醫藥學院,進士學院,行政學院,現在又要多一個建筑學院,變得越來越專業了。 不是贏天不想開啟更多學科,實在是教師難求,像這次請來的幾個建筑大師算是東洲學院中最頂級的存在了,其他的也就是醫藥學院和進士學院可以相提并論,其中有于方平這樣的醫藥大家,進士學院也有不少大儒,哥武學園和行政學院相比起來就顯得寒酸了許多,但又不能不開。 實在是余州現在對官員的需求量與日俱增,而朝廷科舉選出來的官員,有真才實學,能夠勝任七品以上職位的官員實在太少了,更多的都是紙上談兵,甚至完全就是毫無能力的迂腐呆板的讀書人,玩官場上的陰謀詭計或許能夠飛速進步,讓他們辦實事,辦正事,卻啥也不是。 其實,這些能夠科舉高中的官員,論智力可能都是沒問題的,只是多年來形成的官員體系已經形成了獨有的風氣,進入這個體系之中,不融入這個風氣,就只會被排斥,所以他們的心思也無法真正用在給百姓辦實事辦正事上,都用在了勾心斗角之上,哪有心思發展民生? 這些人已經有了固定的心態,若不做出巨大的改變,根本就不適合在東部三州做官,也做不好。 數日后,最先到濟北城的反而是從京城出發的孟長安。 得知父親到來,孟以琳帶著妹妹前去迎接。 贏天也沒有端架子,跟隨一起前往,在城外十里,接到了孟長安的馬車。 前前后后,只有兩輛馬車,一輛馬車孟長安坐,另一輛馬車則是拉著一些重要的物品,隨行的還有一個老管家和四個家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