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后三日,一切如常。 等到第三天考試結束,一眾被圈了三天的學子們一個個紅著眼睛,一臉疲倦的陸續出了考場。 至于考得如何,這三天的緊張應試之下,已經沒有多少心情顧得上了,都想著回到自己的住處好好的睡一覺,其他的都要等醒了之后再說。 這么多人的試卷,要以最快的速度批改出來,以至于連太平書院的先生都被請了過去,并由錦衣衛和俞思遠帶來大人共同監督試卷的批改。 俞思遠在想明白自己的處境后,現在變得異常配合。 若非家人還在京城,他怕是直接就想留在余州了。 又是數日后,終于放榜。 這次的解元是一個叫張元正的年輕人,聽說只有十九歲,而且還是寒門出身,驚爆了無數人的眼球,同時也讓無數人為之追捧。 而第二名和第三名,則出身豪門和權貴之家,這也是沒辦法的,這些人擁有的資源實在是太豐厚了,底蘊足夠的情況下,只要智商正常,又努力的情況下,都要比普通的學子強上不止一絲半點。 為了取信所有人,前三名學子的考卷全都公布了出來,讓所有人都可以拜讀。 因為這次考試增加了好幾種學科,涉及到數學,農業,商業,文學等等,而不只是對經典的解讀,以至于不少原本在典籍上下了大功夫的學子取得的成績并不理想。 但是這次考試科目早就提前兩個月公布,所有人都是同一個起跑線,就算心中不滿,暫時也沒人敢跳出來反對和不服。 至于錄取名額,則完全由贏天來劃定,從姜浩然等人選出來的五百份試卷中,經過他的審查,最終確定了名額人選,足足有二百三十七人被賦予了舉人功名。 隨后不久,江州和燕州選出來的試卷也送到了秦王府,贏天再次從中選定了各二百多人的名額,三州加在一起,正好湊夠七百人。 雖然朝廷只給了不到二百人的會試名額,但現在卻達到了七百人,不少人都不太看好秦王的操作。 而在俞思遠即將返回京城的時候,贏天破例召見了他。 “拜見秦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嗯!俞大人免禮,平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