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阿史那曜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不高興。 元安死了,大盛徹底亡了,天下的格局將會重新刷新,這,對于似阿史那曜這樣的軍閥來說,絕對是好事。 尤其是阿史那曜。 原本,元安還活著的時候,他的蜀京,京城的北朝廷就透著那么一丟丟的“名不正言不順”。 元安一死,阿史那曜樹立起來的傀儡小皇帝,便是整個天下,最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 蜀京沒了名分上的優勢,阿史那曜則成了“沈氏皇族”的忠臣。 不管暗地里,那些節度使、地方豪族們如何地野心勃勃,但在明面上,他們還都宣稱自己是大盛的忠臣。 忠于大盛? 那就好! 阿史那曜的北朝廷,那就是皇權所在的中心,就是名正言順的正統。 阿史那曜可以對任何軍閥進行“討伐”,而其他軍閥卻不好直接對阿史那曜宣戰。 畢竟,阿史那曜身前還有個小皇帝擋著呢! 過去還有個元安,讓南朝廷比北朝廷更正統。 而隨著元安的駕崩,南朝廷最大的優勢沒有了。 以后啊,都不用阿史那曜出兵討伐,就會有與西南相鄰的節度使,跑去跟馮龜年爭搶地盤。 而且,理由都是現成的—— 誅殺“弒君”的逆賊! 就如同阿史那曜所計劃的那般,馮龜年就算沒有囚君、弒君,節度使們也能給他安排一個。 到時候,所有征討馮龜年的軍閥,就都是“師出有名”的忠臣良將。 而馮龜年,也將成為眾矢之的。 偌大的西南啊,就連遠在京城的阿史那曜都心動的想要跑過去分一杯羹。 “……可惜了!京城距離西南太遠,中間還隔著倉州、利州等州郡。” 阿史那曜壓下心底的那抹不高興,繼續謀劃著。 元安死了,西南即將陷入混亂。 阿史那曜倒是有心染指,奈何現實不允許啊。 倉州有鄭啟,利州、利州有沈婳。 雖然現在的沈婳還沒有占據利州,但她的龍門寨發展良好,快則一兩年、慢則三五年,就能拿下利州。 中間隔著好幾個州郡,阿史那曜對西南真是鞭長莫及。 “無法染指?那也要攪動風雨!” 阿史那曜眼底閃過一抹寒芒,手用力握成了拳頭。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