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但現場圍觀了阿史那曜火燒親爹的名場面,還探聽到了幾位副將的一些消息。 所以,現在回稟起來,影十九有條不紊,內容也接近事實。 “宇文信與中州鄭氏來往密切,初步擬定婚約,宇文信‘續弦’鄭氏女。” “劉忠倒是沒有跟中州的豪族‘聯姻’,卻跟中州刺史有些親戚關系。” “倒是趙長生,并沒有跟中州本地的勢力有牽連,不過,他在西洲軍的影響力,也遠遠不如宇文信、劉忠……” 沈婳緩緩點頭,“看來阿史那曜想憑借阿史那氏嫡長子的身份,直接繼承西洲軍,并不容易。” 副將們都有了各自的小心思。 如果可以,誰都想自己當老大。 阿史那雄這個大將軍,不只是靠著一個虛名,而是整個西洲軍都是他一手打造的。 阿史那雄還活著,那些副將不敢反叛。 可如今,阿史那雄死了,沒有了震懾與控制,副將們可不就生出了野心? 沈婳嚴重懷疑,副將們那么“仇視”阿史那旭,不只是這人殺了他們的恩主,也是為了清除掉一個“合法的”競爭者。 畢竟阿史那雄在臨死前,鄭重向副將們宣布:阿史那旭繼任西洲軍大將軍! 這就像是皇帝駕崩,臨死前立下了新君。 而以宇文信為首的副將們,想要自己當皇帝,可又不想背負“叛臣”的罵名,就要想辦法弄掉繼承人的合法身份。 若阿史那旭自己都是人神共憤的賊子,他們干掉繼承人的行為,就不是反叛,而是正義之舉。 他們擠走了阿史那旭,阿史那曜又來了。 阿史那曜的身份比阿史那旭更高貴,也更具有繼承人的合法性。 唯一的問題就是,他不是阿史那雄指定的繼承人。 沒有“傳位遺詔”啊。 阿史那曜想要拿到西洲軍,要么懷柔、利誘,將宇文信等副將收入麾下;要么就正面硬剛,直接采取武力的方式。 “阿史那曜帶了多少人馬?” 沈婳理清了思路,大致明白啦阿史那曜的處境。 她看向影十九,繼續詢問:“那些人馬呢?也都駐扎在城外?” 阿史那曜和沈婳不同,人家是帶著人馬,大張旗鼓地殺了來。 而沈婳這邊呢,則是由沈婳、姜硯池打頭陣。 薛易率領兩千人馬,在后面二三十里外的山林隱蔽。 沒辦法,實力不夠,就不能貿然當出頭鳥。 且,沈婳還是希望能夠做個最后牟利的漁翁。 而不是拼死打仗,卻為別人做了嫁衣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