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好。”顧辭對此并不在意。 又不是表演給其他人看,他只想給念兮留下美好的回憶,當然要盡力做到最好。 溫青珩雖還氣惱顧辭當初的隱瞞,但也對他的用心十分滿意,不過是要端出哥哥的架勢,面上并不表現出來。 裴儉從賽龍舟話題起,就一言不發。 秦朗一時有些為難,覷著身旁人的臉色,有心無力又捧場幾句。 顧辭只想要念兮高興,對這三人的反應并不放在心上。見裴儉還未發一言,忽然想到什么,“我訂的廂房位置很好,你可以請耳珰姑娘一起。” 他一直覺得裴儉把自己逼得太緊,性格又冷,缺了點人情味,除了既定目標,似乎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若非他們一同長大,若非裴儉幼年遭遇變故,被他母親照顧,顧辭覺得,他與裴儉的關系至多是同窗,再不會像現在這樣。 這當然不是裴儉的錯。 顧辭是個內心柔軟的人,一想到裴儉年紀小小失去父母,被二伯一家打壓凌辱,對裴儉的不近人情都能體諒。 念兮性格溫柔,很好相處。他覺得女子之間聊天,更容易交心,對癥下藥,說不定真能幫助好兄弟人生圓滿,這才有此提議。 可裴儉想也沒想,直接拒絕,“不用。” 關于端午賽龍舟,裴儉其實早已經忘了。虧得顧辭這半天的碎碎念,叫他久違地想起了這件小事。 念兮喜歡龍舟競渡的熱鬧,在金陵時年年都不落下。得知陛下在揚州造船,要在京辦賽龍舟時,興奮得不得了。 裴儉對此十分不解,“你不是年年都看嗎?京中比起南邊,不過是小打小鬧,有什么看頭?” 見慣了聲勢浩大的場面,京城的賽龍舟,按照裴儉的邏輯,是不該抱有期待的。 念兮卻說,“當然有看頭,而且意義重大!這是我喜歡的事,我想要你陪在身邊,跟我一起看看我喜歡的。” 裴儉自小獨慣了,他并不能理解“陪伴”的意義。 可念兮喜歡。 欣賞一幅畫,品嘗一道美食,翻閱一本書……她都希望有他陪伴。 明明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她寧愿等待,等他有時間了,再陪她一起完成。 對于浪費的時間,她說,“這也是陪伴的意義。” 可那場賽龍舟,他最終也沒能“陪伴”她。 那時他剛入仕,任翰林院修撰,與幾位同僚一起草擬的一篇慶典文稿出現紕漏,這些人中數他最年輕,上司派人傳話,叫他立即回翰林院修改錯漏。 他很為難。 念兮為這場龍舟賽期待了許久,他怕她不懂事,耽擱時間。 “你去忙吧。” 裴儉不由松口氣,假裝沒看到念兮眼底的失望和強顏歡笑。 其實那處錯漏并不在他擬稿的部分,他也可以不用去。只不過在他心中,公務比念兮重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