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仗可以打贏,但是這么大的一筆錢糧,從哪來? 或許……可以加點賦稅? 這是楊思義奏折上,小心翼翼提出的一點建議,卻不敢明言,而是用了春秋筆法,稍稍提示。 唉! 從朱元璋的內心來說,他當然是抗拒的。 他永遠不會忘記,當年就是因為吃不上飯,全家幾乎都要餓死,他才一步步走上造反的道路。 難道如今……我竟要變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個“朝廷”? 大明建立至今,才不到兩年啊! 唉! 朱元璋連連嘆息,穿著毛老爹的那身行頭,走在淳化縣的田間地頭,步履沉重,宛若一個陷入困頓的老人。 毛驤等精銳侍衛遠遠綴著,暗中保護,竟也能隱隱感覺到這位九五至尊的糾結和郁積,更是大氣都不敢喘,生怕觸怒了情緒不穩的皇帝陛下。 這時候,淳化縣的水稻早就完成了收割,田里只剩下整齊的根茬,刀痕宛然,仿佛能從中窺見當日歡喜連天的收割場景。 看樣子,應該是豐收了呢! 朱元璋終于多了一絲舒心,連日來心頭的陰霾稍稍驅散些,心中默默盤算著。 雖然楊思義算出來的那個數字相當嚇人,但若是全國上下,都用了秦楓搞出來的灌溉新法,說不定……這比額外的收成,征收上來,就能稍稍彌補國庫的虧空,最起碼不至于讓老百姓餓肚子。 這豈不是兩全其美? 正因為抱著這樣的念頭,朱元璋才在大軍開拔之前,再次來到淳化縣,想要看看這個想法的可行性。 現在,只是看到這些稻茬刀痕,身為行家里手的朱元璋,心中就有了點數。 看這粗壯的根茬,每畝至少得有三石以上收成! 這樣算下來,可以啊,好像還真的可以! 朱元璋越琢磨越覺得喜悅,便抓住了一個路過的農人,壓住內心的激動,似乎很隨意地問道:“老兄,我這眼睛看不見……咱們縣里的莊莊稼,都收了吧?今年一畝地,能收多少稻谷?” 嗯? 那農人愣了一下。 你看不見? 剛才抓我抓得可是挺準的。 不過這又不是什么秘密,他也沒細想,一提到收成的事情,驕傲得胸膛都挺了起來,大聲說道:“全靠了秦大人的灌溉新法,我家一畝田今年能打四石半的糧食,家里一共十八畝田,那是足足八十一石啊,哈哈哈!” 嘶! 四石半!! 朱元璋差點連眼睛都瞪大了。 裝瞎子,不能瞪眼。 但是這個數字,委實太驚人了! 雖然之前見過水稻的長勢,知道秦楓的灌溉新法了不起,卻也沒想到,真的能有點石成金的能力! 要知道,往年若有一畝兩石多的收成,已經得算是豐年了。 近乎翻了一倍啊??! “那、你們淳化……呃、咱們淳化縣,已經交糧了么?”朱元璋的聲音甚至有些微微顫抖,倘若全國的稻谷,都能有這樣的增幅,那么他最為擔憂的那件大事,足可以輕輕化解。 “那當然交了!”農人更加驕傲地說道:“秦大人是神農轉世,教了這么好的法子,讓我家收了八輩子都沒見過的糧食,按照規定,我家只需要交二十七石糧食,這要是再拖拖拉拉的交不上去,我還是人嗎?” 二十七石! 好! 朱元璋眼前一亮,心想秦楓果然是神仙轉世,他竟然已經先朕一步,把事情都辦妥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