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甭說什么天災雷劈了,那破爛殼子只要下一場春雨,就得夷為平地。 到時候,難道還上山撿柴禾去? 因此,這些日子,從附近幾個縣往淳化縣運送各種石料土磚的,絡繹不絕。 就算是春忙的時令,那些曾經糊弄事的村民,也只得打落牙齒往肚里咽,自己承擔糊弄官府的后果,重新把廁所等設施修建得牢固結實,把從縣太爺那里拿到的稻谷,又都給吐了出去。 畢竟,人家給你送石料什么的,自然是要拿一份辛苦錢。 眼前這個黃萬富,看樣子是個生意人。 秦楓點了點頭,隨著淳化的發展,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經濟流動不是壞事。 只可惜,這些土路實在太差了點,車子走在上面,又慢又不穩當。 “找本官有何事?”秦楓看著黃萬富,見他約莫四十歲年紀,模樣周正,倒跟印象里那種鉆營狡詐的形象,并不相同。 “草民想要懇求大人,允許草民搬到淳化縣居住。”黃萬富神色鄭重,恭恭敬敬地躬身。 嚯! 這就有想要落戶的了?還是個富戶? 有點意思! 秦楓雖然意外,卻也心中微微喜悅,這正說明他打理的淳化縣,已經是名聲在外,這才能吸引外鄉人都動了戶口遷移的心思。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故土難離是根深蒂固的思想,盡管只是隔壁縣,但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很不容易。 至于政策上…… 現在還只是洪武三年,后面那些嚴格的限制人口流動的政令都還沒有頒布。 相反,因為改朝換代,百廢待興。為了恢復農業生產,改善人口平衡,朱元璋即將開啟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人口大遷徙。 在這樣的背景下,別說是一個黃萬富,一百個也盡可以接納。 秦楓是官,黃萬富是民,所以客套話就不用說了,秦楓再次打量這個中年人,直接問道:“家里幾口人,若是遷來此地,需要多少田畝?” “啟稟大人。”黃萬富很快答道:“草民父母尚在,加上妻子黃王氏,大女兒蘭娘,小女兒鳳娘,還有最小的兒子才三歲,一共七口人。草民全憑大人安排,不敢爭多論少。” 嗯? 秦楓微愣。 蘭娘? 之前為了應付那個高文天,自己編出來一個蘭娘。 沒想到,蘭娘還真的來了。 不過,秦楓只當這是巧合,也沒往心里去,略一思忖,道:“七口人的話,本官許你三十畝荒地開墾,你看可否?” 其實看黃萬富的打扮,自己種田是不太可能的,通常都是憑借本身資產,雇傭些連田地都沒有的貧民耕種,這就是地主的形態了。 但既然搬遷,秦楓按照規矩給予土地,是當時律法里寫明了的。 “多謝大人!”黃萬富喜形于色。 這件不大不小的事,就這么口頭先定了下來。 不大,是說對秦楓不大。不小,則是對黃萬富來說,舉家搬遷自然不是小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