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問題是!那么大的一筆錢糧,從何而來? 咬了咬牙,哪怕冒犯天威,楊老頭也顧不得了,拱手拜道:“啟稟陛下!此事事關(guān)重大,須從長計議!陛下體恤愛民之心,天地可鑒!只是……我大明剛剛對北元用兵,耗費極巨,國庫虧空,哪來的富裕錢糧,去支付這徭役和光榮糧?” “加在田稅里,不就行了?”朱元璋神色不變,說得輕描淡寫。 嘶! 楊思義卻倒抽一口涼氣,心尖一顫,暗想著果然如此,陛下他……果然還是動了加稅的主意。 唉! 可是加稅的口子一開,宛若洪水猛獸,稍有不慎,就會對這個新建的大明朝,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啊! 無論如何,也要勸一勸! 我楊思義已經(jīng)這把年紀(jì)了,死不足惜,若是能提醒吾皇,為大明萬世基業(yè),雖死而無憾了! “陛下!”楊思義越眾而出,神色鄭重之至,沉聲道:“吾皇以萬乘之尊,御駕親征,橫掃北元,肅清邊患,乃是亙古未有之偉大功績……” 老規(guī)矩,要唱反調(diào),先戴高帽。 五部尚書眉頭微挑,暗想著這位老楊大人雖然年老,早已成精,拍馬屁的功夫果然老道,有點東西。 接下來,楊思義話鋒一轉(zhuǎn)! “然而,加稅之事,臣以為非同小可,不可輕忽!”楊思義目光掠過幾位同僚,尤其是花錢最狠的工部和兵部兩位尚書大人,最終落回高高在上的朱元璋身上,再拜道:“目前國庫虧空,也只是暫時的危難,去歲的賦稅已經(jīng)納入國庫,不無小補,明年若是豐年,又有穩(wěn)定的錢糧入庫……只要這段時間,韜光養(yǎng)晦,不動兵事,不開繁工,便能度過難關(guān)……” 嘁! 說的什么話? 一聽這個,工部和兵部兩位尚書,心態(tài)先崩了。 幾個意思? 卡我們的脖子? 此事當(dāng)然萬萬不可! 工部尚書單安仁率先說道:“楊大人此言差矣!我大明驅(qū)逐韃虜,興復(fù)河山,正百廢待興之際,豈是大人一句‘不開繁工’就能解決的?事務(wù)營建、朝廷公田、虞衡山澤、水利溝洫,哪一樣不是事關(guān)國計民生,不得不做的大事?不開繁工?嘿嘿!楊大人真是……說得輕松!” “單大人言之有理!”兵部尚書陳寧立刻附議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如今雖然北元肅清,但我大明絕不可掉以輕心,天下初定,必有群敵環(huán)伺,蠢蠢欲動。楊大人說一句‘不動兵事’,我只想問一句,若是有了叛亂,難道也按兵不動?” 這! 楊思義郁悶了。 誰讓這六部主官中,只有自己是當(dāng)家管錢的,其他都是花錢的祖宗,尤其發(fā)言的這兩位,那是祖宗中的祖宗! 你們懂不懂啊! 花錢容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