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緊接著,秦楓當著淳化縣無數父老的面,公布了縣學的入學規則。 規則很簡單,只有兩條。 第一條:年齡六歲以上,同等條件下,優先年齡小的。 第二條:凡是入選縣學者,每人每月,發放廩米八斗,取的是“才高八斗”的好口彩。 這條件一出,人群直接就沸騰起來! 八斗?! 本來或許淳化縣的老百姓對于這個縣學的建立,只是好奇,并沒有太多人動心。 原因很簡單——能吃飽飯已經是謝天謝地了,家里什么條件啊,還真敢奢望能供出一個讀書人? 去年的豐收,加上秦大人的恩賜,的確是讓一些人家萌生了前所未有的念頭,但最多就是一點點不切實際的幻想罷了。 祖祖輩輩都在土里刨食的農民,壓根就不能想象,自己家里也能走出個秀才,那不是八輩祖墳都冒青煙了嗎! 可是現在,一聽到“八斗”這樣的數字,無數人眼睛都紅了。 沒聽錯吧?! 秦大人說的是,只要入了這個縣學,每人每月,能拿到八斗的廩米?? 而且秦大人還格外解釋說,廩米不是稻谷,是已經脫殼之后的精米! 天吶! 現場瞬間就響起了無數控制不住的吞口水的聲音。 這、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要知道,在淳化縣,哪怕是灌溉新法推行之后的去年,一戶擁有二十畝水田的人家,在田地里忙碌一年的時間,汗水摔成八瓣,累到腰都直不起來,最后收成也不過就是一百石,這是按照最高標準計算的,沒誰家的產量能夠超過每畝五石。 這一百石稻谷,先要交稅三十石,這可是秦大人體恤百姓,給定了這樣的標準,老百姓手里留下的糧食多了起來,就連最差的人家,過年也包了頓素餡餃子。 日子有盼頭了哇! 剩下七十石的稻谷,經過各種加工,變成糙米,也就剩下了差不多四五十石,最多。 至于精米……連三十石都不可能有! 可是現在秦大人站在這個新落成的縣學前邊,一開口,就承諾了每個縣學的學生,每個月能領到八斗的廩米,也就是一年下來能領足足十石最好的糧食啊! 這…… 大家不禁聯想到秦大人首創的那個“光榮糧”。 光榮糧是每戶二十石,一次性發放。 但是! 大家都知道,被朝廷征召,上陣打仗,那可不但是賣力氣,很多時候是要用命去拼的! 即便如此,秦大人的光榮糧一出,淳化縣上下,不知多少人捶胸頓足,哀嘆為什么這次沒選到自己,甚至琢磨著若是下次朝廷再征兵,說什么也要跑快點,到秦大人那里先登個記。 不是為了錢哈!不是為了錢……主要是保國安民,咱淳化百姓也自當有一份責任嘛。 亂世人,不如太平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