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到底為什么? 戶部尚書楊思義,差點當場吐了。 這個大明的管家,誰愛當誰當,我實在是當不起了! “陛下!”楊思義一咬牙,越眾而出,在金鑾殿正中,撲通跪倒,顫聲道:“老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如今大明國庫虛空,百廢待興,若再動刀兵,只怕會動搖國本,得不償失啊!” 楊思義并非沒看到皇帝的決心,但他不能眼睜睜看到這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大明朝,就這樣誤入歧途。 哪怕是以死相諫,甚至把全家老小的性命都一同押上,老尚書也顧不得了! 楊大人高義! 大人配享太廟啊! 文武群臣,看著頭發花白的戶部老尚書,都紛紛濕了眼眶。 真不知道皇帝陛下今天是哪根筋搭錯了,忽然要出兵日本。 那日本……就算整個歸了大明,能有多大價值? 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比一個區區島國,大了數十倍,數百倍! 現在,朝廷沒錢! 但要在倉促間支持一場耗費靡巨的跨海作戰,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加田稅,讓百姓受苦。 陛下啊! 前元的黑暗,猶在眼前! 難道,您這么快就忘了當年么? 為了區區一個日本,失落民心,這筆賬無論怎么算,都是大敗虧輸,實在難以理解陛下為什么會做出這樣不理智的決斷。 “陛下!”在楊老尚書的帶頭下,又有一人閃身出列。 眾人精神一振,見是誠意伯劉基,不禁紛紛露出隱晦的喜色,或許這時候也只有號稱當世諸葛的劉伯溫先生,能勸住一意孤行的陛下了。 如此局面,朱元璋并非沒有準備。 事實上,若不是從秦楓的心聲里聽到了太多震撼莫名的信息,朱元璋連日本國國門朝哪開都不關心,更何況是悍然做出跨海作戰的決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