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嗯? 什么文書,來得匆匆,還能讓秦楓都面露驚容? 朱元璋略一思忖,心中就已經有了數。 這必是兵部那邊發(fā)的文書,發(fā)往全國各州縣,目的是招募精銳士兵,組成明年開春就要遠航出征的滅日水師。 唔,聽陳愛卿說,這道募兵令,似乎不是太順利呢。 朱元璋眼前仿佛浮現出兵部尚書陳寧那張苦悶的老臉。 募兵,雖然是列在徭役中,乃是大明百姓必須無條件遵守的義務之一。 但是從古到今,有誰家愿意把大好二郎送到戰(zhàn)場上,面對那九死一生的命運呢? 到頭來,各個州縣,還是要強行攤派人頭,強制命令,這才能磨磨蹭蹭湊夠人丁,送到指定地點簡單訓練之后,就發(fā)往戰(zhàn)場。 唯一的例外,大概也就是秦楓的這個淳化縣了。 朱元璋知道,自從秦楓別出心裁,推出了“大明光榮糧”之后,可把這淳化縣的數萬人全都調動起來。 只要有人當兵,發(fā)二十石的稻谷,作為光榮糧! 二十石啊! 朱元璋扮演瞎眼老爹,在淳化縣地界上行走,不止一次聽人念叨著,若是朝廷什么時候再打仗,說什么也要報名上去,也好好享受一把大明光榮糧的福利。 每次聽到這個話,身為大明皇帝的朱元璋,都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大明光榮糧? 這……其實,應該是叫淳化光榮糧才對。 這壓根就不是大明朝的政策,以目前的財政情況來看,別說二十石,就算給每個當兵的家里發(fā)放兩石糧食,作為募兵的補貼,都得讓那個手捂錢袋子的戶部老尚書,當場暈厥。 唉! 有朝一日吧! 有朝一日,朕一定要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這樣的政策,讓朕的圣旨所到之處,應者云集,也呈現出淳化縣這樣積極的態(tài)度。 沒辦法,現在朝廷缺錢,很多作業(yè)沒法拿來就抄,只能先攢著,成了“有朝一日”系列。 但愿,那個小島上真的能發(fā)掘出金山銀礦,不要讓有朝一日系列,成了有生之年系列。 【又打仗?老朱腦子不好了?】 朱元璋正自感嘆,猛然一句心聲傳來,頭一句就指著鼻子罵了起來。 誒,這…… 朱元璋臉色一僵,差點連翻起來的白眼都給放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