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辭別圣上之后,大軍開拔! 按照早就定好的行軍路線,大軍應(yīng)該是首先經(jīng)由江寧縣,然后轉(zhuǎn)向淳化,穿過淳化之后,再依次穿過溧水、溧陽,之后便出了應(yīng)天府的范圍,一路向南,直到福建,與艦隊匯合。 巧了,江寧縣的縣令丁歙,也參了軍。 自然,是被迫的…… 丁歙還年輕啊,大有前途的,可不想被上官拉進黑名單,就此絕了升遷之路。 因此,盡管心中忐忑,他還是一咬牙,給自己報了名,也算是響應(yīng)了兵部文書里說的“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造孽啊!這都是秦楓那廝造的孽! 這幾個月以來,丁歙簡直是把這輩子都沒遭的罪,全都給補上了。 秦楓啊秦楓,你到底是圖什么。 丁歙萬分不解,要說是為了在上官面前露臉投機,可是大家都參軍,和都不參軍,豈不是一樣的嘛。 到頭來,好端端的大明官員,冒著生命危險,也就是落了個大家拉平,這簡直太愚蠢了。 大軍行經(jīng)江寧縣,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望無際的整體稻田,已經(jīng)有無數(shù)辛勤的農(nóng)人在田地里忙碌著,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春種秋收嘛。 去年江寧縣的收成不錯,今年自然要再接再厲,不敢因此而懈怠。 “不錯。”心存憂慮的大元帥徐達,端坐在馬上,看到這副農(nóng)忙的景象,心中稍稍暢快,滿意地點點頭,自語道:“此地政通人和,百姓安樂,足見父母官勤勉有為。” “啟稟大帥!”身邊立刻有人俯首奏道:“江寧縣縣令丁歙,此番響應(yīng)朝廷號召,正在軍中。” 哦? 徐達有些意外,隨口道:“把他叫來,本帥倒要見見此人。這應(yīng)天府,真是人杰地靈之所,淳化縣令秦楓搞出了灌溉新法,又有這江寧縣令丁歙也是才干不凡。” 頓時,行伍中有許多人向丁歙投來了羨慕嫉妒恨的眼神。 明擺著的,被大帥這一句夸贊,幾乎相當(dāng)于是青云之路就此開闊啊! 徐達可是大明左丞相,魏國公,要升遷一個區(qū)區(qū)縣令,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兒么。 可是…… 丁歙臉色復(fù)雜,來到徐達面前,卻并沒有眾人預(yù)料中的那么高興。 “你就是丁歙?”徐達望著這位約莫三十歲出頭的七品官,目光嘉許,淡淡道:“此地治理不錯,你是用了心的。我大明正需要這種用心的官員。” “徐帥……”丁歙連忙躬身拱手,很低調(diào)地說道:“下官也只是做了些分內(nèi)之事,實在不值一提,大帥謬贊,更令下官惶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