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個月后正值酷暑。 代理日本布政使秦楓,終于踏上了回國的歸途。 這時候,駐扎在日本島上的軍隊,已經完成一輪換防。 之前參與滅日之戰的遠征精銳,大部分調回國內休整,換來了常駐軍,用來壓制不安分的小鬼子。 經過一系列的改造,日本國已經成為大明的海外行省,設布政司,而留在此地尋找銀礦的遠征副帥秦楓,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第一人代理布政使。 從七品縣令到了從二品的布政使,秦楓可謂是一步登天! 雖然正式任命的圣旨還沒有下達,但所有人都認為,秦楓坐正這個從二品的位置,是板上釘釘的事。 哪怕日本島孤懸海外,但秦楓若是能正位布政使,也算是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了。 但是沒人知道,憑借極其落后的通訊方式,秦楓每次向朝廷傳遞消息,都希望能夠回國回鄉,并不愿留在這個落后的島上,也沒興趣把這里當成是淳化縣一樣,好好建設,作為大明甚至全天下的標桿和榜樣。 什么檔次!也配我留在這里? 更重要的理由是,秦楓實在是不愿面對那些身材矮小,形容猥瑣的小鬼子。 讓朱元璋震撼的心聲,只是關于南京那場慘案的一些碎片記憶。 但秦楓知道的,當然更多。 旅順大屠殺、濟南大屠殺、廠窖慘案、731部隊…… 秦楓實在是怕自己忍不住,某一天大開殺戒,把整個日本島上這七百萬人口,全都屠了! 殺孽太重。 白起?那就是個弟弟! 上個月,經過秦楓夜以繼日的不懈努力,在加上一些模糊的記憶,終于找到了傳說中的石見銀山! 島上駐軍的一半,被直接調集到銀山附近駐守,然后驅使倭人苦工立刻開始挖掘、精煉,從丑陋的銀礦石,變成人人喜愛的,白花花的銀子。 這個消息傳回大明,能引起怎樣的轟動和狂喜,是可以預料的。 而秦楓也趁著這個機會,再次鄭重向皇帝請辭,說是寧可回到淳化縣做個知縣,也不愿意在這里做什么日本布政使。 經過又一次漫長的通訊時間,原來的艦船,帶來了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圣旨批示。 首先,圣旨中高度贊揚了秦楓發掘銀礦的功勞,對大明來說,這座儲量豐富的銀礦,真的是解決了大問題。 其次,朱元璋也接受了秦楓的請求,派來了新的布政使,接替秦楓。 秦楓可以回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