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問題,把朱標難住了。 他眉頭深鎖,讀過的書,學過的學問,在腦子里縱橫來去,卻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解釋。 “因為這個。”秦楓卻笑得輕松,伸手一指窗外。 嗯? 包括朱元璋在內,所有人循著秦楓手指的方向望去,卻只看到稻花盛開的稻田,長勢喜人。 什么? 見眾人都是茫然神色,秦楓也沒有多賣關子,點破關鍵道:“上古時期,人口較少,各部落相對獨立,互不干涉。但后來隨著種植技術的發展,人口開始暴增!為了養活更多人口,部落也不得不開始開墾更多的田地。” “漸漸地,隨著荒地不斷開墾,部落和部落之間開始接觸,并在利益的爭奪下,發展成你死我活的戰爭關系,后來就有了黃帝和蚩尤的涿鹿之戰。” 啊! 孩子們如夢方醒,這一段他們是聽過的,紛紛表現出興奮,沒想到涿鹿之戰的本質,竟然是因為種植技術的進步? 朱標卻把眉頭皺得更緊,覺得秦楓說的這些東西,從未聽過,他下意識地想要反駁,卻找不到切入點,好不容易想到一個關鍵,立刻反問道:“可是!秦老師!涿鹿之戰后,并不是夏王朝的開始啊!” “是的,那是因為,生產力還沒達到一定的高度。”秦楓拋出了這個新概念。 無疑,對朱標以及教室里的孩子們,甚至包括正在旁聽的大明皇帝朱元璋來說,這個概念都是陌生的。 生產力? 朱標露出迷惘。 “你可以理解成,一畝地里,出產糧食的多寡。”秦楓又指了指那些搖曳身姿的稻花,將枯燥的概念具象化。 于是,朱標點了點頭,孩子們也開始似懂非懂。 “當生產力水平繼續提升,能夠供養一定數量不參與生產的貴族階層時,夏王朝就應運而生了。”秦楓漸漸說到本質,肅容道:“這也是社會分工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現的階層分化。有人占據統治地位、有人守護勞動成果、有人研究信仰祭祀……漸漸地,也就形成了最初的王朝。” 原來如此! 朱標眼神中的迷惘漸漸清明。 這些道理,那些國之大儒,也從未給他講得如此透徹。 秦楓,真的只是一個區區縣令么? 呵呵…… 說到這里,秦楓也覺得差不多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