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x“生產力在進步……”秦楓看著淳化縣稻花盛開的水田,不無感慨地說道:“從商朝末年開始,如《詩經》所言,載芟載柞,其耕澤澤。千耦其耘,徂隰徂畛。老百姓種田的方式,從刀耕火種,漸漸過渡到了協作耕種。” “生產力提高,帶來了兩個最直接的結果。” “其一,當前的糧食產量,能夠滿足供養更多人口,也就是說,奴隸不死也能養得起了。” “其二,生產力的發展,需要更大量的奴隸去種地,所以作為最大奴隸主的王朝君主,就開始重視奴隸的生命。” “但是,過去商朝末年的統治已經太過殘暴,讓奴隸怨聲載道,老百姓對王朝的信任低到極致,對君主的身份也產生了懷疑。” “這時候,聰明的周公,用了一部《周禮》,就開始收拾舊山河,讓秩序重歸正統,將民心重新安定下來。” 原來,是這樣? 就,很難受! 朱標吐出一口濁氣,覺得腦子里亂亂的。 曾經奉為楷模的“周禮”,原來從本質上說,并不是什么仁王帝主的開創,而只是為了哄騙老百姓繼續老老實實干活,不要起來造反? 這…… 那要是生產力再次進步呢? 朱標開始有了自主思維。 因為這個生產力實在是太重要了! 好像,每次生產力進步,就會導致巨大的王朝形態變革! 觸及到本質和靈魂的大明太子,感覺到身軀微微顫抖,忍不住主動問道:“秦先生,生產力,還會繼續進步么?” “當然。”秦楓微笑道:“還早著呢。當鐵農具和耕牛開始被引入種植,生產力進入了全新的時代,這時候開始,田地成為最核心的資源,也代表著最核心的利益。” “誰家田地多,就能供養更多人口,就能獲得更強的兵源,然后在王朝之間的戰爭中,獲得決定性的勝利!” “因此,當所有野心勃勃的君主,都主動或是被動地開始擴大自己的田地數量,華夏大一統王朝的最終建立,也就呼之欲出了。” 秦始皇! 朱元璋父子,同時想到那個偉大的名字。 原來,秦始皇建立大一統王朝,只是為了適應新的生產力水平? “郡縣制……秦朝的郡縣制……”朱標只覺得身體微微發冷,喃喃自語到:“大秦統一天下之后,廢分封、設郡縣,建立起以丞相和三公九卿為核心的中樞集權制度。” 這都是老師們給他講的,聰穎的朱標早就牢牢記在心里。 但是今天,這一切都有了截然不同的解讀! 不是因為秦始皇偉大,能夠想出這么高明的治國之法。 而是因為生產力發展,只有采用這種治國之法的,才能在新的時代中脫穎而出,長治久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