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思義人在句容縣衙,雖然心情不太美麗,但目光落在窗外隨處可見的繁茂稻花上,仿佛就能驅散幾分陰霾。 紅萍肥田的法子,是他親自主導的。 句容縣,就是戶部嘗試糧食增產的試驗田。 現在,楊思義親眼看到了試驗田的成效,應該說還是可圈可點的。 跟一路上看到的其他諸縣相比,比如說江寧縣,溧陽縣等等,句容縣的稻谷長勢,明顯要強出一大截! 的確,即便如此,也還是被淳化搶去了風頭,沒法跟人家取之不盡的糞肥供養相比。 但楊思義同樣明白,淳化縣今年能創造如此的奇跡,絕對只是偶然因素。 你秦楓再神通廣大,總不能明年還能從月牙島上拉來幾百車的鳥糞吧? 就算那月牙島上鳥糞堆積如山,三年五載也搬運不完,大明卻不可能為了一縣之地,出動艦隊來運糞! 開玩笑呢! 那數百艘耗費巨資打造的艦船,為的是遠征日本,為的是從日本向國內運輸白銀! 每次艦船出海,都是一筆驚人的錢糧消耗,包括艦船的保養維護費用,以及船上官兵的俸祿等等。 拉白銀,那說得過去。 專門拉糞……那簡直是瘋了! 哪怕淳化縣的莊稼收成翻三倍,也夠不上艦船出海的成本。 既然鳥糞不可持續供應,那么能夠在大明境內推廣的,還得是一眾莊稼把式集思廣益研究出來的這個綠肥。 至于秦楓其人,的確是天縱奇才,文武雙全,只不過因為年輕,不知道收斂鋒芒,尤其是江戶一屠,數十萬倭人血染孤島,實在是有傷天和。 顯然陛下對秦楓的所作所為也并不贊同,最后鬧了個功過相抵,這才回到淳化縣,繼續做個小小縣令。 這年輕人,真是有些可惜了的! 楊思義眼前浮現出秦楓的身影,雖然那日在金鑾殿上只是匆匆一面,卻讓老尚書對秦楓的印象很不錯。 看上去,分明是知書達理的一個年輕人啊,為什么……會在轉眼間,化作血手屠夫? 楊思義微微搖頭,他無法聽到秦楓的心聲,也無法知道后世對于倭寇的刻骨仇恨。 不管怎么說,秦楓做個縣令,實在是太屈才了! 老夫雖然并非吏部天官,卻也有為國選材的職責在身。 待句容縣的事情一了,老夫當去往淳化縣一行,跟那秦楓好好接觸一番,若真的是可堪造就,等皇帝的氣頭消了,大可以舉薦提攜一番,為我大明未來,創造無限可能。 “哎!喂……噓噓……” 楊思義正在轉動念頭,忽然聽到急切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