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你是醒月派還是守舊派-《第一鳳女》
第(3/3)頁
他手持詞集立于文淵閣,朗聲稱此集寫盡民間疾苦,正是《國風》遺韻。
又舉當朝明德帝《習文詔》中“文貴有物,辭求其實”之語,直指那些風花雪月的詞章才是“虛浮無根”。
有人戲言,“黃大人你自己往日不也整日寫些‘月照梨花,柳絮沾衣’的風月詞,如今倒來教訓人了?”
黃醒月聞言不惱,反將手中詞集鄭重一收,笑,“諸君有所不知。本人不才,往日憑著點運氣,入了當今皇上的眼。”他向著皇城方向鄭重一揖,“當日皇上跟我說,‘文士吟風弄月無妨,然當知民間有凍死骨’。”
嘖!這也被他裝到了!光是這句“入了當今皇上的眼”就刺痛了多少人的心。
黃醒月又道,“本人幾年前寫的那首《賣花聲》,‘羅衣單薄春寒重’寫的是閨怨,但皇上替我將‘羅衣’換成‘葛衣’便是寫織戶女兒的忙碌艱辛了。”
滿座嘩然,跑了偏。
皇上親自替你改詩?狗東西黃醒月,你家祖墳冒的啥煙啊!
黃醒月嘿嘿笑,炫耀,“區區不才,就是運氣好。皇上用朱筆替我改動了幾個關鍵字,結果放在書肆里的詞集一賣,價格頓時翻了三倍不止,還一冊難求。”
貧窮的老學究們:“!!!”
滾滾滾,不想聽你說話!
兩派在翰林院吵得不可開交,倒讓《青青閑話》的銷量又翻了好幾番。
坊間笑傳,如今京城文人見面,不問“吃了么”,改問“你是醒月派,還是守舊派?”
便是在第九日,京兆府衙門前早早擠滿了圍觀百姓。
池家鬧了多日“不孝孫女逼死祖母”的案子,與池家才子離奇死亡案,由京兆尹趙立仁開堂會審。
更令人咋舌的是,刑部、大理寺和御史臺各遣要員列席,三司長官同坐明鏡高懸匾下,這般陣仗在京城已是多年未見。
時安夏不去觀審,只在暖閣里賞《青青閑話》,悠悠一句,“那等小案子有什么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