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這樣的北翼你不愛嗎-《第一鳳女》
第(3/3)頁
文華殿內一片寂靜。
就在蕭治以為時安夏不依不饒,欲將安公公置于死地時,她卻說,“皇兄把安公公安排回惠州頤養天年就很好,只是需指派兩個懂事得力之人,時時提醒他,心思莫要走偏了道。”
蕭治如釋重負,“皇妹說的是,我已經安排了人手。只要安公公不生出妄念來,他便能過好下半輩子。”
他特意尋了個靠得住的宮嬤,自愿與安公公結為對食。他擔心安公公孤燈冷灶,夜里連個添茶倒水的人都沒有。
在蕭治那頭,今日的談話基本就算結束了。他給皇妹賠了罪,道了歉,又得了皇妹的原諒和首肯。
皇妹還贊他做得好,如此完美。
可在時安夏這里,這場談話才剛剛開始。她昨日特意讓太子空等,就是覺得在府里談事,終究少了些分量。
今晨寅時三刻便遞了玉牌,以示鄭重。
時安夏蔥白的手指輕輕摩挲著茶盞上“民為邦本”的刻痕,釉面青白相間的紋路若隱若現,“自父皇御駕親征收復第一座城池開始,咱們北翼便不同了。”
蕭治肅然坐正。
聽她娓娓道來,“今歲七月,鴻臚寺卿江大人持節出使六國,尤其瑯川國皇帝親率百官迎于三十里外。這是三百年來,北翼使臣首次享九重儐相之禮。”
蕭治明明都知道,可聽到從時安夏嘴里說出來,莫名多了一絲激越和動容。
時安夏指尖輕輕撫過隆起的腹部,腰背依舊挺得筆直,坐姿端方,絲毫不減公主威儀,“九月的列國盟會上,宛國人依然強勢,以為還是曾經說一不二的時候。讓在場使臣為他們的桂城太守午勒靜立致哀,令我北翼使臣解劍卸冠,對宛國方向跪拜三刻……”
當時列國使臣已齊齊起立。
但在北翼使臣江大人擲地有聲說“你們宛國沒有資格指手劃腳”后,在江大人身后的侍衛們齊齊亮劍后,列國使臣又全都坐了回去。
這一次,列國以北翼馬首是瞻。江大人再也不用憋屈地忍氣吞聲。
宛國人氣得跳腳,那又如何?打又打不贏,罵又罵不過!
時安夏聲音很好聽,清脆的少女音,配著沉靜的眸色,以及那種平靜中波瀾壯闊的語氣張力,使得聽者心頭涌動著難以名狀的自豪感。
卻在這時,她話鋒一轉,“太子殿下,這樣的北翼,你不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