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垚此話一出,下方瞬間炸了鍋。
大靖一方的學子和百姓們,一個個眼神變得明亮無比。
神情激動,幾乎是振臂狂舞。
“真的假的?葉小侯爺所作的秋詩,當真達到了這般藝術高度,可以碾壓我九州天下,歷代先賢?”
“秋詞秋詩歷來最是難做,想要出精品,佳品更是不易,更不要說不帶秋而寫秋,且要意境高遠,難度更是成倍的增長,葉小侯爺僅僅在兩炷香時間,當真能做出流傳千古的秋詞出來?王大人,你怕不是在吹牛?”
“大靖人向來如此,喜歡將一說成一百,夸大其詞,就算是葉小侯爺詩詞功底極強,可是想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寫出碾壓我九州天下歷代先賢的秋詩出來,老夫還是以為絕無可能!”
有歡喜贊成者,自然就有反對者。
而這些反對者,大多為他國學子和儒生。
“放你們媽的狗臭屁!葉小侯爺乃是文曲星下凡,豈能用凡人的標準來評判,你們根本就是在嫉妒他的才能!”
“就是!葉小侯爺乃是我大靖第一此子,其才情豈是爾等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你們就是赤裸裸的嫉妒!”
一干人的質疑聲瞬間引起了大靖學子們強烈的反擊。
有甚者更是出口成臟,有些則擼了袖子一副要干架的模樣。
“哼!一群粗鄙,老夫不與你們一般見識,等你們的王大人公布了這小子的詩作,便知道老夫絕對沒有說錯了。”
對方被罵的滿臉漲紅,卻又不敢再觸犯眾怒,只能咬牙切齒一番,心中嘀咕。
而這時,王垚卻也是開始念誦。
“諸位,今日葉小侯爺這所做的秋詩,這第一首名曰《暮江吟》,乃是一首雜律詩……”
說罷,帶著一抹興奮之色。
他開始念誦。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諸位,此為一首秋日暮色景觀詩,葉小侯爺選取了紅日西沉,新月高升為切入點,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手法,將秋日的暮色的和諧,恬靜描寫的淋漓盡致。非是老夫夸贊,你們大可以仔細回溯歷史,我九州天下自有詩詞創作以來,可有一首寫秋日之景的詩詞,有葉小侯今日所做之好?”
眼神中帶著一抹濃濃的銳利之色,王垚掃視了下首所有人,沉聲問道。
方才自己說葉小侯爺所寫的這首寫景秋詩,無人能出去左右,還被人說自己乃是夸大其詞。
殊不知,若非是今日在這裁判位置。
他當真想奪了葉玄這詩作的原稿,回家關起門來,好生研究一番了。
僅僅兩炷香的時間,其中還將大把的時間用在了棋譜和對子的創作之上。
如此情況之下,葉小侯爺還能寫出這般驚世駭俗之作,簡直令人驚嘆。
下首
近乎陷入了一片沉寂。
所有人,都在品讀葉玄這一首《暮江吟》。
正如王垚所言,這首詩弟弟確切就是一首寫秋色的詩詞,語言說不上多么華麗,但卻有一種返璞歸真之感。
其前兩句著重描寫秋日落日西斜,新月高升的景象。
雖只是寫景,卻給人一種清冷卻又高遠的感覺。
后兩句則抒發了作者對于秋日的喜愛之情,其中卻有一種對于惆悵情緒孕育其中。
高臺之上,永盛帝
“老太傅,葉玄這首《暮江吟》如何?”
鄭千秋尚處于愣神之中,聽得永盛帝喊自己,這才反應過來。
“陛下,今日之后,這秋詩寫景只怕無人能寫過葉侍讀了,此絕句,當真獨步天下了。麗景奇絕,令人神往。”
永盛帝眼神隨之變得無比明亮,眼底浮現一抹喜色。
“老太傅,你這夸贊的太過了吧?”
“陛下,非是過。老臣現在想不出其他的詞語來形容葉侍讀所寫這一首絕句的奇絕巧妙,僅僅只能這般說,其實老臣還想用更多華麗的辭藻和語言來贊頌它。”
“是嗎?若是讓這小子知道你對其評價這般高,指定尾巴要翹到天上去了。”
……
高臺兩側,各國使團之中。
阿史那·胭脂,此刻怔怔的愣在了原地。
她一雙月牙般的美目死死的盯著坐在座位上,好似什么都與自己無關的葉玄。
嘴里輕輕念誦著后者剛剛做出的詩。
“一道殘陽鋪水,半江瑟瑟半江紅,你這人腦子到底是怎么長得,竟是能想出如此絕妙的詞語來形容這般高遠,清冷的秋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