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國庫就算沒什么錢,但也該讓朝中這些貪了那么多年的官員都出一些。 于是剛說完,蕭靈兒就給戶部的官員遞去一個眼色。 畢竟關(guān)于撫恤的事情,之前戶部也上過奏折,大概就是缺錢,需要陛下想辦法解決。 既然今日李相提出,那順著他的話,將難題丟出去最好不過。 “只是……如今大戰(zhàn)剛結(jié)束,不少的地方需要花錢安撫百姓和災(zāi)民,這將士撫恤的事情……” 看到蕭靈兒一副為難的模樣,李載也猜到了她的意思。 不用想也知道,經(jīng)過這么一場大戰(zhàn),國庫之中也剩不下多少錢了。 蕭靈兒其實還是一個挺節(jié)約的帝王,她不會鋪張浪費地去修建什么宮殿,也沒什么太大的花銷,只是在京都做官的人,哪個又不想賺得盆滿缽滿呢? 李載當即站了出來,“既然陛下在為錢的事情發(fā)愁,那身為臣子,當為君解憂,微臣愿拿出二十萬白銀,算作此次撫恤的一部分。” 李載不缺錢,對錢也沒什么太大的概念,一般來說,賑災(zāi)和撫恤這種事兒,哪次不是數(shù)百萬兩銀子? 他站出來捐錢,那別人就不敢不捐。 只是他一開口就是二十萬兩白銀,這可不是一位相國能有的家底兒。 此時,蕭靈兒眉頭微微皺起,“李相竟能一下子拿出這么多錢來?” 她自然清楚李載也有自己掙錢的手段,莫要說他位極人臣,就算是他名下的那些鋪子一年也不少掙錢。 當然,這根本就沒算上他大姐夫家家里的財富。 此時,李載開口解釋道:“臣身在相位多年,自然不敢中飽私囊,貪污受賄,只因家姐嫁給了京都商會會長計星河,所以想湊點錢并不難。” 這樣的理由,只要明面上能過得去就行。 說完,李載轉(zhuǎn)身看向群臣,冷聲問道:“諸位這些年多多少少也有些收入,一個個吃得肥頭大耳的,本相今日話放在這兒,多少給點兒出來,你們捐出的款項本相會命人記錄,有勞諸君了。” 當著群臣的面兒說款項會記錄,這也是等同于是告訴他們。 錢,你們必須捐,不能吝嗇。 至于錢的來路,自己想辦法解釋,必須合理合規(guī),哪怕找個家屬從商的理由也可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