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畢竟,喪子之痛總是要血債血償才能得以平復的。 一波接一波的刺客,擾得魏馳甚是厭煩,最后他干脆拉著我,一起去地下密室休息。 今日,魏馳與朝中的幾名大人在密室里議事。 煮好茶,備好冰鑒瓜果,我便在一旁逗著糯團兒玩。 只聽國子監司業小張大人慢聲言道:“南晉派了兩位使臣來我東魏,聽說昨日剛剛到達都城。” 一聽是在說南晉使臣的事,我便豎著耳朵在角落里仔細聽著。 “早些年,南晉的藥材、絲綢和茶品都是千金難求的上品,單靠這三樣與諸國商貿往來,便已養活了一大半的國民。” “自從南晉上一代殘暴昏庸的歲擎嵐繼位后,苛政雜稅弄得南晉國民不聊生,近些年的藥材和絲綢、茶品也是品質參差不齊,大不如從前了。” 御史臺監察御史小馮大人開始了長篇大論。 “本以為南晉國易主,由康靖候掌權后,會有所改善、可聽聞這康靖候上位成為韓王后,便只顧著鏟除異黨,清除前朝舊臣和殘余勢力,根本不在民生一事上下心思。” “如今南晉朝廷人心惶惶,一盤散沙,百姓更是哀聲怨道,食不果腹,根本無人耕地織布。近幾年想買到上好的南晉絲綢和茶品,那可真是難啊!” 御史小馮大人看向魏馳,苦口婆心地說:“以史為鏡可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現在南晉國便是我們的前車之鑒,殿下日后若是能成為東魏主君,定要引以為戒。” 大理寺卿鄭大人發問。 “藥材產不出,絲綢織不出,茶也沒人種,那這兩名南晉使臣此次來我們東魏又是所為何事?” 司業小張大人猜測:“該不會是來借銀子來了吧。” 我心中暗嘆,還真被小張大人給猜中了一半。 如今的南晉簡直就是個徒有其表的空殼子。 父王在位的那幾年,揮霍無度,國庫儲備早已告急。 而康靖候這名武臣奪位自立韓王后,根本不懂如何惠民安政,用的都是戰場上的那些強硬手段,傲骨清風的文臣們自是無人信服,為他所用。 這幾年鬧騰下來,想必國庫早已虧空。 之所以派使臣來東魏,想必也是沖著晏王手里的南晉傳國玉璽而來。 據我所知,當年南晉宮變,康靖候一行叛賊逆黨之所以能在一夜間得勢,很大成分得助于晏王和他母妃一族的勢力相助。 康靖候為了答謝晏王,便將南晉歲氏的傳國玉璽贈予了他。 世人只知,那傳國玉璽是由極其稀有的上古黃玉雕制而成,價值連城。 卻無人知曉,那傳國玉璽除了本身的價值外,還是能打開我歲氏各朝君王皇陵的密匙。 各朝君王皇陵下面,都陪葬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和曠世奇珍。 我和于世來到東魏國,來到晏王的身邊,為的便是我們南晉的傳國玉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