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八十五萬積分能產生八十五萬銷售額,成本一個玩偶五十到七十左右,售價最高二百九十九。 百分之五百的利潤,收益有七十萬左右,就是這么變態,刨除稅收,到沈浪手里還有五十五萬左右。 這個比拍電影掙錢多了,可惜,電影才能讓沈浪的積分越來越多。 他要是光為了掙錢投積分給網店,那他在影視行業成長就太慢了,只有越來越火,積分才能越掙越多。 錢無所謂的,積分效益也就是現金提現,那才是系統給你的掙錢渠道。 …… “可以啊,我看你網店幾個玩偶都上了幾百庫存,一個星期不到就賣完了。”娜扎和沈浪道。 沈浪按照賣價,上了兩千多不到三千的數量,這個都沒付錢,主要是手機沒錢,多虧林鳳霞那里常年銷售,關系已經處下了。 “你這么閑的嗎,還看我的網店。”沈浪道。 “我倒是不想看,誰讓你那網店同學都知道,我不想知道都被動灌輸咯。 我是真想不到,那些玩偶為什么那么多人買。”娜扎沒關注,是聽舍友說的。 好多同學都覺的奇怪,沈浪這什么模式,東西上去就能賣完,為什么不常年賣,不過沒人能看懂。 沈浪的解釋就是潮玩得限量,反正有沒有人信無所謂,他就是靠系統,同學們倒是信了。 “還有,你微博不是發了嗎,我還看了,你那微博就不發一些有意思的嗎,不是秀恩愛就是發廣告,伱把自己照片發一下。”娜扎吐槽道。 沈浪發微博了,明面上得過得去,他確實沒怎么經營過微博,基本都是網店廣告。 還有就是戀愛的時候,給女朋友們點贊留言的消息了,戀愛嗎,總得做點什么。 “什么有意思,我總不能發,媽媽我想你吧。”沈浪道。 “是不是想挨打。”娜扎道,沒辦法,這個時期的她,微博還挺分享生活的,媽媽占據含量十足。 沈浪這就是在陰陽她,她自然聽的懂。 “對了,我聽說,你國慶回家就不來了?”娜扎道。 “誰造謠的,我是回老家拍戲,拍完戲回來。”沈浪道。 國慶后,《邊區造》就重新開起來了,雖然已經拍攝了一部分了,可是沈浪進去還能當男一,可以想象這戲多么不嚴謹了吧。 到現在為止,大家都是為了掙補貼,包括導演在內。 “這樣啊,可以啊,你這也是戲約不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