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沈浪剛開始看這個現實穩定還有點驚喜,這要是自己把《戰狼二》之類拍出來,有這個穩定作用,保底五十六億啊。 哪怕這個功能一年只能使用一次,也是好事,不過看到后續有點難受,不是說你自己寫個劇本,取個《戰狼二》名字就有這個票房的。 得有原版人馬的參與,不用百分百一樣,一半的相似度得有吧,《大紅包》男女主雖然換人了,但是看這個劇本跟后世那個那么像,李克龍大概率是后世那個版本的導演和編劇,加上許君聰,張一名賈冰之類,問題不太大,《大紅包》能用。 可是這個功能有點雞肋吧,一年一次,還得有相似度,《戰狼二》導演主演都是吳晶,這怎么相似?自己去舔,當保姆,主動送錢,額,投資可以,做的太多就沒意思了。 然后他左看右看,總算看出點端倪來,這個現實穩定除了穩定票房,還有個穩定挺變態的。 它可以錨定一部作品,比如大紅包,這個大概率是直接提取的后世原版票房,他不知道多少,但是以后世的大熒幕體量,不得有個幾千萬打底? 這次錨定后就有了記錄,假如拍一部《大紅包》的續集,只要他的角色還叫陳重,還是主角,故事有銜接,就能繼續使用現實穩定功能。 可是這個電影它在沈浪回來的時候是沒有出現的,也就沒有票房這么一說,看著是沒用。 但是這樣更好,因為這次系統也沒有記錄,畢竟它功能強也是回來的時候不知道怎么變化的,他的資料肯定比沈浪多,但是也是一個年代的。 那錨定的時候,比如《大紅包》這次票房一億,那這個現實穩定就變態在,你哪怕拍成一坨屎,下一部票房保底一億,積分都不用用的。 這個看著好像不如積分增幅來的直接,可是好像更加變態,每一次續集的票房最低都在上一部的頂峰開始。 要是《戰狼二》是他的,在用了這個功能,那《戰狼三》打底五十六億啊,要是再加上積分,登頂了。 不對,可能積分作用沒那么大了,他本身就第一,你要是用積分兌換,十積分換一塊錢票房,不是一比一,是十比一了,一百億積分換十億票房,有點虧。 真想知道,好萊塢電影怎么玩的,不過現在連個內娛記錄都破不了,想的太多了,沈浪也看出來了,系統每次升級都有東西,等吧。 一千萬升級的積分增幅,一億積分升級的現實穩定,下一次是十億,還是百億,無所謂了,都是好事。 至于為什么《大紅包》極限投入一億,沈浪也清楚了,一億以下,隨便投,當天投入進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