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很抱歉,這個劇情設計引起了這么多讀者的吐槽,追訂掉了好多,是我活該,可事已至此,已經無法修改。我盡量努力,讓劇情看上去變得合理一些。 …… 過去幾年,阿里所塑造的商業神話,并沒有體現在股價上。 這種情形,讓許多購買了阿里股票的股民,心中滿是怨言。 更為郁悶的是,陳子峰沒有聽從柳云的建議,去購買同在香江上市的騰訊股票。 很遺憾,這世界沒有后悔藥。 “曉科,你是阿里的管理層,知道內幕消息嗎?”陳子峰又是一杯酒下肚,不禁問道。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層,但多少了解點內幕。”王曉科苦笑著,“這也不能全怪我們公司。” 畢竟他還是阿里的人,即使老板做得再不厚道,也得擺明立場。 “那你倒是解釋下。” “香江股市的制度制約了股價。”王曉科一本正經地說著,“阿里是合伙人制度,但香江股市并不認同這點,這是其中一個矛盾點,或許未來有一天能解決這個問題,但老板不愿意等了。” “還有其他原因嗎?”陳子峰覺得有點道理。 “有。”王曉科點點頭,“上市的是b2b業務,你當時沒注意到吧。” 陳子峰露出一絲尬尷之色,但還是有些不甘心,說:“當時上市的時候何等風光,還有馬蕓畫的藍圖多么美好,結果一場空。” 王曉科無奈地說:“b2b業務是挺賺錢,都一直在補貼公司的b2c,c2c,甚至支付寶的業務,所以影響到了股價,這也是一個原因。” 稍作沉吟,他話鋒一轉:“一年之后,公司將會在美國上市,那邊的政策更為靈活,這次我很看好,你有興趣可以準備下。” 又來坑我? 陳子峰馬上搖頭:“算了,我是怕了你們老板這個老忽悠了。” 王曉科笑了下,沒有繼續勸。 他提醒了,人情已經到位,聽不聽隨對方。 他突然想起最近風光無限的悠悠,心中一動突然問道:“對了,你爸那個廠子還在接悠悠的訂單嗎?” 提起悠悠,陳子峰雖然臉上還是醉醺醺的,但心里馬上機警了起來。 當時父親工廠的大多數股份都賣給了柳云,手里還剩下20%左右。 但法人依然是他父親,出面處理事的也是他。 所以許多外人都會覺得陳父還是老板。 尤其在悠悠收購oppo的自營工廠后,他父親廠子的訂單就減少了很多。 不過悠悠財大氣粗,也不介意多花點錢養一個工廠當備胎。 “少了,悠悠的訂單哪是這么容易拿到的。”陳子峰故意露出一絲迷糊的樣子,“聽我爸說,如果不是悠悠老板柳云看富士康不順眼,我們家怎么可能拿到訂單。” 隨即他又遺憾地嘆了一口氣,繼續說:“不過悠悠現在有了自營工廠,我們的訂單就微乎其微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