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衛晏洵瞪極雙瞳,等姬殊白向他作了揖離開,喃喃道: “姬殊白,你最好別跟本王作對!” 玉龍臺是開國皇帝打下江山之后建筑的樓臺,為歷代帝王觀武閱兵所用,什么時候不塌,偏偏在禎和帝登上去的時候塌,只差一點就傷及龍體,這場事故不可謂不大。 玉龍臺的梁柱被人為故意毀壞了,但長達一個月的時間里,玉龍臺一直在衛晏洵的眼皮子底下,即便不是他做的,也是他失職。 衛晏洵手握行受賄的名單,半個朝堂的人不敢得罪他,但他更明白,絕對不可掉以輕心。 上一世他被禎和帝后宮一個年輕的宮妃指控調戲,當時明明疑點重重,禎和帝也信他,不想降予他懲罰。 本以為可以安然洗清罪名,哪想隨著那名宮妃一根白綾上吊明志,還有一名言官的觸柱死諫,禎和帝想袒護他也不能了。 他因此被削了定北大都督之職,軍權也被砍落大半。隨后便是他出關打仗,禎和帝暴斃,成王登基,他在塞外浴血奮戰,卻成了通敵賣國的罪人,受到口誅筆伐和武力圍剿。 他被帝后偏寵慣了,從不屑于去了解官場的艱難險惡。 可他既已經領教了對方的手段,便不會再有給對方故技重施的機會。 翌日朝會,沒等參奏的彈章遞上去,衛晏洵就已經脫下衣服,赤裸上身,背負著荊條在宮門前下跪請罪了。 “兒臣失察失職,未能發現玉龍臺不妥,驚擾圣駕,致使宮人宮衛無辜受害,自知有過,請父皇降罪!” 宮人把消息傳到禎和帝寢宮時,禎和帝微微勾唇。 “倒是學得很快。”禎和帝道,“不必管他,讓他跪著,早朝照上。” 朝會上,眾臣有些沉默,連夜寫好的奏章藏在袖中硌得慌,但定王已經負荊請罪了,禎和帝又黑著臉,仿佛還對定王有氣的樣子,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開口,觸禎和帝的霉頭。 因此朝會從開始到結束,無人提半句定王,直到禎和帝散朝的時候,走了兩步才想起什么一樣,對朝臣道: “定王辦事有失,差點釀成大錯,罰俸三年,另命定王徹查毀壞玉龍臺的元兇。“ 衛晏洵在宮門外聽到處罰,便笑了。 他來徹查,便是他想查誰就能查誰了。 “兒臣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