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12章 銀幣的背后-《來自一位盜墓者的自傳云峰李靜小說全集》


    第(2/3)頁

    “這樣一來,不但本地販子對你沒了威脅,外地很多販子近期恐怕也不敢來康定。”

    我點頭:“把頭我定好了,村里有家人會配合我,明天半夜一點鐘,我提錢去收貨,現在村里人只能賣我,因為他們沒得選擇。”

    “你打算多少一枚收。”

    我想了想說:“八百一枚。”

    把頭彈了彈煙灰,咳嗽了一聲道:“不行,你一下降三千,落差太大,這樣一來,有些不缺這八百塊的人寧愿爛在自己手里,也不會賣給你。”

    “那多少合適?”

    把頭說道:“單枚兩千五,兩枚以上,多一枚你給加一百,封頂還是你們開的原價3500,這樣你不但能省一筆錢,還能收到更多的貨。”

    “云峰,你不要老想著撿便宜,這個價格我們怎么都是賺,你可知道。那些銀幣的背景?”

    我說知道,是崇州沙崇國的銀幣。

    “然后呢?”把頭問我:“那你說說,誰鑄造的?當時為什么要造這些百花圖案的銀幣?是獻給某個人的,還是賞賜流通用的?最后又為什么埋在了棺材里?”

    “這個......”我撓頭說不上來。

    把頭笑道:“云峰,你這兩天在忙,我也沒閑著,我已經解開這個秘密了。”

    把頭從抽屜里掏出一本破書,扔在了桌子上。

    我看這破書是明代天啟元年,“新修成都府志”的老影印本,簡單點說就是縣志。

    這里有兩個說法,一種說是成都無縣志,另一種說法是成都最早的縣志是晚晴道光元年那一本。

    這兩種說法都錯了,最早的縣志,就是把頭手上這本,原書在四川博物館,編寫人是明代人李敏。

    把頭翻開破書,其中有一頁內容折疊了。

    這部分內容是卷三,包括風俗志、建置志兩部分,其中在建筑志中又詳細記載了各地區的私塾,學堂、城郭、公署、祠廟、宮室、關梁、寺觀、陵墓、古跡等。

    把頭指著其中兩行記載問我:“你看這兩句話。”

    我默念道:“成都北郊約7公里,磨盤山南麓,有一陵,當為孟知祥陵墓。”

    我頓時驚訝道:“把頭,這個孟知祥是五代十國蜀國的蜀王?!”

    難道.....我臉色大變!

    把頭抿了一口茶說:“云峰你很聰明,很多事情一點就透,昨天我得到消息,石棺那座古墓的墓主人,身份應該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名“尚輦奉御”。

    “這是什么官兒?”我問。

    把頭說:“管馬匹的,類似于現在我們的運輸部部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宁| 梅州市| 永清县| 敦煌市| 枣阳市| 襄垣县| 保山市| 盐城市| 阜新市| 胶州市| 高密市| 鄱阳县| 阜宁县| 简阳市| 南木林县| 长寿区| 白水县| 贵德县| 尉氏县| 揭西县| 万山特区| 东丰县| 会同县| 陕西省| 祁门县| 岑溪市| 宁德市| 宜都市| 梓潼县| 余姚市| 南宫市| 玛纳斯县| 太康县| 青阳县| 兴宁市| 长治市| 新余市| 东丽区| 甘德县| 和田市| 英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