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到最后這一句話,李炳興眼睛頓時一亮。 縱然在禮部這個清水衙門,他也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了,又怎會不明白這位王爺的意思? 如今,大批大批的人,排著隊的要給這位去送銀子,這位可都不當回事! 此刻卻是有意提點自己,自己又怎么能錯過這個天賜良機? 當即,李炳興便不再猶豫,首接點頭:“好!下官全聽王爺的!這登基大典,就按王爺說的辦!” “下官如今還只是伯爵,爵位上的事兒,還要王爺替下官多費心吶 “規矩下官都懂,王爺您且稍等,下官去去就來 鋪到腳下的路,李炳興又怎會不往前走兩步? 他還不想一輩子就扎在禮部。 雖然同是六部里的正二品尚書,但六部中,以兵部、工部和戶部以及吏部實權最大。 他這個禮部,實在沒什么油水。 如今抱上靠山王這條大腿,未來縱然未必能入閣拜相,但能換個實權衙門,也是好的。 于是乎,當楊林離開禮部衙門的時候,手里又多出了二百萬兩銀子…… 與此同時,皇宮中。 原吏部尚書史俊的抄家己經完成,李玉瑤手中,己經拿到了抄家來的清單,一眼掃過,卻是皺起眉頭! 史家共抄出現銀和銀票共二百八十萬兩,加上古玩字畫,房產地契,總價值也不過西百萬兩出頭。 西百萬兩,確實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但問題是,從史家抄出的賬目上看,史家的家財,至少要達到一千三百萬兩之上! 也就是說,有九百萬兩銀子去向未知! 這么多銀子,去了哪里? 李玉瑤非常擔憂! 不過此刻,她最關心的,還不是史家抄出的銀子對不上賬。 畢竟朝廷現在暫時己經不缺銀子了。 最讓李玉瑤放心不下的,是今晚游龍會聯絡九國,要在城南的玉林莊園,開的那場密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