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女孩看到趙原眼睛一亮,臉上的妝卸掉,多了一絲憔悴與蒼白。 “趙醫生,我不會死吧?”女孩的眼睛紅腫,看上去特別害怕。 “沒太大的問題,就是要做手術。”趙原朝護士看了一眼,“她的家人到了嗎?” 護士搖頭,“她不肯給家里人打電話。” 女孩咬著嘴唇,“我是孤兒。” 趙原知道女孩在撒謊,“那你是怎么長大的?要是在孤兒院長大,我們可以跟孤兒院聯系。你的這個手術雖然風險不算高,但必須要有親屬簽字確認。” 女孩捂著臉哭了起來。 趙原耐心在旁邊等待,幾分鐘過后,見女孩的情緒平復了不少,再次規勸,“無論你和父母有多大的仇,遇到了事情,還是要告訴父母。首先,你是他們帶到這個世界,他們有權知道你的情況,其次,無論之前有什么矛盾,父母都會包容理解你。” 女孩再次哭了起來。 跟昨晚的樣子,完全判若兩人。 人在健康的時候跟生病的時候心態截然不同。 昨晚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追風少女,但今天變成了一個需要幫助的求生者。 趙原知道自己不應該太干涉病人的私生活,但有時候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這是他的行醫風格。 很多醫生認為,每天接觸那么多病人,治好了他,或許永遠再也沒機會相見,因此沒必要投入感情。 但趙原覺得既然遇到了,該幫的必須得幫,而且,他從案例中得出結論,病人的情緒會影響治療的結果,這也是為何他的病人比其他人的病人術后康復速度要快的關鍵原因。 當然,這個結論說起來有點玄乎,沒法寫成論文。 但趙原認為這是可靠的。 人體是有很多神奇的東西構成。 其中情緒對身體的影響,一直有人在研究。 科學認為不良的情緒變化是癌癥的“活化劑”。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場大型的食道癌調查發現個性急躁、易怒的男性最易得食道癌,臨床上也證實得食道癌的患者十有八九都是固執、急性子的人。 另外生氣、抑郁等負面情緒,不僅誘導腫瘤發生,還會促進腫瘤轉移,使癌癥進一步惡化。 漂亮國癌癥協會對自愈的癌癥病人進行研究發現:一小部分人會發生腫瘤自然消退。這部分人善于精神調理,對疾病不過分憂慮。 人體免疫力增強,是癌癥自然消退的根本原因,其中“心理神經免疫”是關鍵。 趙原給女孩遞了紙巾。 女孩平復好情緒,終于撥通了父親的電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