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種感覺說起來很玄乎,但很多技能型行業(yè)的大咖都具備這種能力。 比如厲害的木匠,他在處理家具細節(jié)的時候,完全就是靠肢體本能,你問他為什么做,他肯定說不出個所以然。 但結果證明,他靠習慣做出來的花紋或者設計,就是巧妙絕倫。 趙原瘋了似地做手術,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以前趙原在急診外科的時候,大家都知道趙原做手術特別瘋狂。 但那是在急診外科,手術數(shù)量雖然多,但難度不一定大,所以沒什么感覺。 如今是在神經(jīng)外科,一臺手術經(jīng)常要超過十個小時,但趙原還是這么連軸轉。 消息傳到常洪波的耳朵里,把老常給嚇了一跳。 老常甚至跟單振宇打電話,讓他注意身體,別弄出個什么意外。 天華醫(yī)院每隔幾年都有醫(yī)生突然猝死,他可不希望趙原成為倒霉蛋。 單振宇隨后打來電話,告訴老常,自己勸過了,小趙嘴上答應了,結果轉身就又進手術室了。 常洪波知道趙原的脾氣,這小子人前看上去特別隨和,骨子里倔得狠,索性也就不管他了。 趙原在手術室折騰的時候,科室的住院醫(yī)也沒閑著,盡管沒資格參與手術,但他們可以觀摩手術。 分在神經(jīng)外科的住院醫(yī)大部分都是博士學歷,望著這個年齡比自己小,學歷沒自己高的年輕主任,瞬間心理平衡了。 難怪自己比不上人家,沒人家努力用功啊。 冷洋這幾天有空就跟著趙原打下手,他越來越覺得自己跳槽到天華是一件正確的選擇了。 拋開科室有唐金這種國際頂尖專家坐鎮(zhèn)不談,趙原的水平已經(jīng)達到自己原先所在那家醫(yī)院科室主任的水平了。 比起那家科室主任,趙原的能力甚至要更為全面。 越是大醫(yī)院,越是高端學科,分類越是細。 有些人是搞脊髓瘤的,有些人是搞煙霧病的,有些人是搞膠質瘤的,有些人是搞動脈瘤的。 大部分專家只接自己最擅長的病人,門診遇到病人會轉給其他專家。 其他疾病并非不會做,而是做起來沒達到頂級的水平,怕砸了醫(yī)院的招牌。 經(jīng)過這段時間觀察,趙原基本上神經(jīng)外科所有的疾病都能處理,關鍵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