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吳海打了個飽嗝,笑著說,“是我考慮不周,應該先帶你吃飯。” 趙原擺手,“遇到特殊病人,哪里還管得上吃飯?” 吳海從趙原的身上依稀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 吳海是秦老成為長江后帶的第一批博士生,如今他的嫡系也是當年那批博士生作為班底。 吳海在眾多師兄弟當中絕對不是天賦最好的一個,所以他知道自己的短板,特別地刻苦,在基本功上下了狠功夫。 伴隨著吳海的路越來越順,他發現年輕人對基本功不再那么用心。 吳海研究過趙原的手術視頻,他絕對是自己見過最好的年輕人。 與趙原一起合作,吳海的感觸很深,比想象中更厲害,比自己巔峰期更厲害! 盡管吳海才五十多歲,但他最近幾年已經感覺技術在開始走下坡路,體力是一方面,專注力是另一方面。 所以當涌現出趙原這樣的技術流新人,吳海感覺非常振奮。 站在他的角度,很少會考慮個人,而是會站在國家和行業層面看待問題。 有趙原這樣的青年站出來,華國的醫療才有更美好的前景。 吳海跟趙原盡管只合作了一臺手術,但兩人感覺像認識了很多年。 那種默契的感覺,真的很奇妙。 吳海在技術上是秦老眾多弟子中最厲害的一個。 他十分自信,有種寂寞如雪的感覺。 如今小師弟卻是讓他有了壓迫感。 吳海被卡在一個瓶頸太久,需要這種外在壓迫。 就像是女孩子吃了一個棗兒,被卡住了管道,要死要活,差點被噎死之際。 這是有個男孩用霍格海姆法,用力地在腹部壓迫。 鈍性沖擊! 盡管有些疼,但棗兒嘭一下沖出管道的感覺,特別酸爽。 飯吃的差不多,吳海告訴趙原的安排。 “明天會給你安排兩臺手術,早上一臺,晚上一臺。后天會有三臺手術,早上中午晚上各一臺。” 趙原笑著說,“挺緊湊。” 吳海道,“我知道對你來說,這點強度算不了什么。” 吳海還真不客氣,趙原順口笑道,“師哥,你真是太了解我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