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黎先生的病情并不復雜,港都那邊很多醫院都能做,但還是有一定的風險。 但人的心態就是這樣,明知有更高的選擇,肯定愿意找最厲害的外科醫生。 平時吝嗇的人在這一刻也會表現得特別大方。 黎先生捐贈之后,感覺整個人放松許多,至于趙原跟自己的術前談話,護士醫生在做一些叮囑時,語氣也輕柔許多。 其實,這不過是黎先生的錯覺。 一個人對自己的態度是好是壞,往往是自己的主觀意識所判斷。 大家對黎先生只是保持平常心。 只是黎先生的心態不對! 戴著有色眼鏡去分析每個人的言談舉止。 每天醫院進進出出那么多病人,醫務人員沒時間針對某個人。 當然,除非你特別過分,引起眾怒,才會引起醫生或者護士的反感。 等黎先生醒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他從重癥監護室轉移到高級病房。 妻子看到他醒來,瞬間喜極而泣。 黎先生昏昏沉沉睡去,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八九點。 妻子在旁邊輕輕地握著黎先生的手,輕聲道,“你的手術很成功,趙主任的醫術很好,如果換做是在港都醫院,你想要離開重癥監護室,至少得兩天時間。” 黎先生虛弱地眨了眨眼睛。 妻子輕聲跟黎先生解釋,“對了,有件事,我們誤會趙主任了。我聽護士說,趙主任在給你做手術之前,接了一個情況非常復雜,病情特別嚴重的病人。那個手術整個天華只有趙主任能做,所以他只能去做那臺手術。” 黎先生表情變化,“是嗎?原來如此。” 他不是在暗示自己要搞捐贈? 是自己多想了? 妻子又道,“我了解了一下那個病人的情況,是個單身父親,有一個十三歲的兒子,收入微薄。” 妻子的意思不難理解。 盡管那個患者住的是普通病房,黎先生住的高級病房。 但趙原并沒有因為身份懸殊厚此薄彼。 在趙原的眼中,大家都是病人,區別在于,誰的手術優先級更高。 想通這一層,黎先生倒也沒有肉疼捐贈,反而對趙原更為欽佩。 黎先生腦海中閃過一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