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秦怡淡淡一笑,”做手術,要靈活看待疾病,不能太教條。同樣一種疾病,有的是早期,有的是中期,有的是晚期,還有的是完全潰爛,所以沒有一成不變的治療手段。” 兩個醫生瞧出秦怡即將發脾氣,蔫黃瓜般逃離。 張欽墨笑著說,“秦醫生,你剛才說那些話,樣子真帥氣。” 秦怡哼了一聲,“既然是來學技術,那就得謙虛一點,架子擺得那么高,讓人實在不爽。” 趙原搖頭苦笑,隨后目光落在下一個病人的資料上。 秦怡凝視著趙原聚精會神的樣子,暗嘆了口氣,趙原一旦投入工作,就變得特別好欺負,只要給他手術做,他根本不會管其他的東西。 不過,趙原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成就,與他的專注與專業密不可分。 兩個醫生轉身來到耿志超的辦公室,說了自己提出切口的問題。 原本以為耿志超會安撫幾句,沒想到耿志超直接將兩個醫生訓斥一頓。 “什么叫做眼高手低,說的就是你們這種。趙教授的水平是實打實的,需要你們來抬杠嗎?以后再遇到不懂的,記住閉上嘴,然后細心揣摩,千萬別再鬧出笑話!” 兩個醫生被批評得無地自容。 臨床醫學和學術界不一樣。 學術界倡導百家爭鳴。 而臨床醫學搞不得虛假,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絕對不會出現模糊的評價。 因此大家對技術大拿的尊重是付諸實際的。 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倘若患者出現意外,不論只要掛上技術大拿的名字,無論是否是技術大拿的主要責任,近三年內都得背上處分,不得晉升,更不得申請各項榮譽。 這是為了保護患者的規則,同時也是技術大拿的試金石。 能經過重重審核的外科醫生,都是身經百戰的高手,權威不可褻瀆。 就像是玄幻小說里,先天境界的小輩,質疑元嬰巔峰高手的起手式。 說到底,丟的不僅是兩個人的臉,更丟了自己宗門的臉。 耿志超接到電話,是基建公司王總打來的電話。 王總的語氣有些奇怪,“耿院長,有件事還得拜托您!” 耿志超連忙道,“有什么事情,還請你盡管吩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