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會議結束之后,趙原來到培訓室。 下面坐著十八個年輕的面孔,他們投向趙原的眼神充滿欽佩和仰慕。 也有一些年輕的醫生想要參加趙院長的私教課,但不好意思,趙原沒給那些人機會。 倒不是趙原心胸狹隘,故意區別對待,而是趙原想要通過這些人,做一個試驗。 這幫人都是沒有經過涂抹的白紙。 不像那些有一定經驗的醫生,他們的知識體系更加純粹。 趙原想看通過自己的模式,能讓他們產生什么樣的變化。 盡管他們現在還是醫學生,但已經打上了標簽,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核,全部納入趙原的碩士研究生隊伍,也就是說,這批人是趙原帶的首批學生,也是未來的核心干將。 這些醫學生每次看到張欽墨都會喊一聲大師姐,雖然沒有正式的收徒儀式,但師徒的情分已經到位了。 說實話,有趙原這個老師,任何學生都有面子。 雖然趙原很少主動參加什么活動,接受采訪,但他絕對是醫學界現在知名度最高的。 趙原的年齡不大,顏值高,技術好,有身份和地位,關鍵在圈子里的輩分還高。 現在很多省醫院的主任醫師看到張欽墨都得喊一聲“師姑”。 倘若真能被趙原收為入門弟子,以后在華國醫學圈,可以說像螃蟹一樣橫著走路。 趙原之所以沒有確定關系,主要還在考察。 盡管這些學生底子都不錯,但還是要經過嚴格的考核,十八個人最后能留下五六個人就已經不錯了。 如果換做以前,趙原可能會偏重感情,但現在不一樣了。 趙原需要重點參考秦老的意見,必須要對弟子的資質和潛力有嚴格要求。 趙原打開學習黑板,畫了一個胸腔解剖圖,教室里瞬間安靜下來。 趙原的解剖圖跟舊版教材里的不一樣,他在主動脈部分做了更為精細的拆分、解構。 看到趙原進行人解手繪,大家格外用心。 外科醫生的畫圖能力是基本功之一。 這群人跟在趙原的身邊,學得不錯。 “大家觀察一下這個解剖圖,等下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僅要說出病灶的位置,還得講一下手術思路。” 趙原畫的并非普通人的心臟,而是病人的殘破心臟。 這比普通的手繪解剖圖又要難很多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