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觸手上是各種各樣的剪刀、解剖刀、鉗子和燒灼工具,一般長度不超過5毫米; “眼睛”是帶有光源的3d攝像頭,左右各有一個攝像頭代表左右眼。 當“眼睛”進入胸腔,顯示器一下亮了起來,放大了10倍的血紅色組織暴露在屏幕上。 趙原將頭緊挨著操控臺,目光對準兩個類似顯微鏡的鏡筒,十分謹慎地觀看鏡頭下的每一個組織,指尖操縱機器人手臂在胸腔內執行細小的動作。 手臂、手腕和手指的運動被電腦精確地記錄下來,同步翻譯給機器手臂。 酷似鳥嘴的“左手”一張一合,實現抓緊、剝離等動作。 “右手”根據需要更換為各種解剖器,進行切開、燒灼等解剖工作。 會議室內,哈桑不時地望向王子。 對比其他手術室,畫面沒那么血腥,王子看得也很投入。 相對杰弗遜、厄齊爾的傳統手術,趙原操作機器人,像是動漫高達游戲,推進手術的過程,更有可看性。 不過,手術科技感十足,最終還是要看結果如何。 當病人心臟的某處血管被堵塞后,心肌就會缺血,無法正常工作,需要架一座橋,讓血液通過其他渠道流向此處。 此次手術的目的是將內乳動脈取下,接到心臟血管上為心臟供血。 在趙原的操控下,機器人的“左手”——鑷子將薄薄的組織拉開; “右手”——電刀將組織切開! 直徑2毫米的內乳動脈被一點點從周邊組織中分離出來。 笨重的機器臂在病人身上進行大幅度動作,很難想象它是如何轉換成胸腔內極其精細的小動作。 趙原有點像是在表演木偶戲,又像是變身為機甲戰士。 比起動漫里精彩的畫面,如此真實的現場,讓人頭皮一直保持緊繃的狀態。 在停頓的間隙,秦怡會仔細擦拭干凈攝像鏡頭,或者擦拭機械手上的血漬。 而白露則負責更換不同的機械臂。 切開心包,心肌在里面有力的搏動。 斷內乳動脈,夾住血管,在血管的斷端穿針引線。 4毫米長的彎針在機器人手中靈巧地穿梭。 1針、2針、3針…… 縫合完畢后機器手打了兩個結,將內乳動脈牢牢固定在心臟的前降支上。 鮮紅的血液通過內乳動脈流向心臟,澆灌了那片缺血的心肌。 趙原走出操作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