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539章 幸不辱命! 腫瘤手術,術后是否會轉(zhuǎn)移,誰也沒有把握。外科醫(yī)生能做到是盡可能地處理干凈,至于后面是否復發(fā),誰也沒有辦法保證。 病人的第一次手術是莊主任做的,當時病人選擇了影響面容較小的切除方案,莊主任對自己的技術和經(jīng)驗非常有信心,所以當時手術做出來的感覺很不錯,但誰也沒想到數(shù)月之后,死灰復燃,惡性程度極高。 以莊主任的意思,這次的手術要做較大部分的切除,但最終能否保證容貌的完整性,他自己也沒有數(shù)。 整容手術并不是他主修的方向。 如果病人已是六七十歲,毀容就毀容了,但他才三十幾歲,甚至還沒有結婚,讓他用可以說是恐怖的面容,過完余生,顯然是極為殘忍的。 何況病人之前生活條件優(yōu)渥,身邊不乏優(yōu)質(zhì)的異性。他也一直被視作鉆石王老五,很難接受大起大落的后半生。 所以趙原給的方案,他還是能夠接受的,盡管風險更大,但最終能讓自己接近正常人,這是給了他極大的信心。 早上九點,患者被送入手術室,趙原消毒完畢,豎手走進手術室,給麻醉醫(yī)生下達指示,“開始麻醉吧。” 患者很快就被麻翻了。 莊主任站在觀摩區(qū)內(nèi),趙原身邊的一助是主任醫(yī)師,二助是副主任醫(yī)師,他也想站在趙原的身邊一起做手術,但拉不下面子。莊主任在口腔領域的地位,在全國排在前五,作為權威專家,他還是有包袱,不愿給趙原打下手。 趙原先將患者左臉部凸起的腫瘤全部切除干凈。 這個部分可以看出普通醫(yī)生和高手的區(qū)別了。 以前外科界盛傳一種說法,大醫(yī)生拉大口子開大刀,會開大刀的就是大醫(yī)生。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和治療理念的更新,這種觀點早已過時,因為在腔鏡時代,不用拉大口子甚至不用開口子都可以做大手術,手術大小已和切口長短無關。 當下的趨勢是,把大手術做小! 把手術做小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并不簡單,不僅要具備做大手術的能力,還要具備疾病診療的全面知識,除某個專科之外還要有其他學科的儲備,更要控制自己的雙手,克制看到腫塊就想撲上去切切切的沖動。 “他正在努力控制切除范圍,盡量將病人的良好組織保存下來。” “難道不怕有所遺漏嗎?” “他對自己的能力足夠自信。比起那些一刀切的醫(yī)生,有更多的底氣。” 趙原的信心是來自實力,在他眼里,這就是個普通病人,沒考慮過手術做好了之后,會有什么效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