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喜上添喜-《晚唐》
第(3/3)頁
“阿娘,大嫂二嫂。今日咱們一家人齊聚,我有一句話想要再提。那就是二位嫂嫂還如此年輕,實不應當繼續耽誤青春。我看,二位嫂嫂不如再嫁,咱家就是二位嫂嫂的第二個娘家。我會拿出豐厚的一筆陪嫁,找個適當的忠厚人,想必以后生活還能很幸福。”
兩個嫂子都是愣了一下,沒有想到小叔舊事重提。
“嫂嫂們也不要急著拒絕,這事多考慮考慮,畢竟是一生的事情。我這倒是有幾個合適的人選,鎮上戰兵營右廂副將王重,偵察營的十將李維,還有新羅的那個進士崔致遠,另外還有好幾個,都是不錯的人選。這幾個嫂嫂們應當見過,人還是不錯的。中意哪個,我來做主。”
兩個嫂子姿色都是中上之姿,且也相當嫻慧。大唐風氣開放,娶寡婦并非是什么稀奇之事。除了有一部份自愿守節的女人外,對于那些改嫁的女人,也還是很包容的。正因此,娶再嫁的女人也是常事。
一直沒怎么說話的林威突然道:“我覺得也不錯,王重雖然年紀有點大,但人還不錯的。李維和崔致遠,也都是實在可靠之人。”
李母也一直覺得有此虧欠了兩個媳婦,這個時候道:“俺一直也是把你們兩個當女兒看,如今,俺就算嫁一回女兒。你們別有啥心理負擔,一輩子守寡,這讓俺這老不死的心里怎么過意的去。聽娘的話,挑個中意的就嫁了吧。要不是三郎介紹的你看不中,還可以托人再找就是,總有能看中意的。”
一家人一齊勸說,最后兩個嫂子終于是想通同意了,并言明此事全由李母和李璟做主。她們也相信李璟能幫她們找個不錯的托付,李璟干脆趁熱打鐵,把王重、李維還有崔致遠三個都叫來了,最后又叫來了杜仲武。人來了后,他十分干脆的一一問他們,最后事情也很順利。
李維因為是本族兄弟,所以覺得娶過世堂兄的妻子不大合適,最后定下王重娶大嫂張氏,崔致遠娶二嫂王氏,而杜仲武也正式與五姐婉婷的事情說定。
一下子定下三門親事,可謂是喜上加喜。特別是對李璟來說,不但兩個嫂嫂終于嫁出去,不用再看著他們耽誤一輩子,這是件讓他輕松的事情。更何況,王重、崔致遠也是沙門鎮的重要部下,跟他們結成親事,無疑讓他們之間的關系又更加增進了一層。
李璟心情愉快之際,高聲宣布,兩個嫂嫂和五妹都一樣的陪嫁標準,每人三千貫的嫁妝。三千貫,這算是一筆相當豐厚的嫁妝了。雖然王重其實家中也是青州的一個不小的家族,而韓家更是世代經商的牟平縣第一大富商。崔致遠雖然家在新羅,卻也算是當地的一個小貴族。不過給出如此豐厚嫁妝,也完全是為了讓她們在夫家過的更好。按唐朝的規矩,女人的嫁妝是她們的私產,不屬夫家公產的,她們死后,這些嫁妝傳給兒女,無兒女的甚至會直接由娘家的人繼承都有可能。
夜靜人深,家宴散席。李母拉著李璟道:“你兩個嫂嫂也終于有了歸宿,現在五娘也找到了中意的人家。娘這心里也放是又少了三樁心事,現在唯一記掛著的,就是你能早日給我生個孫子。你父兄早亡,現在全家就你一個男丁,李家等著開枝散葉添丁。”
“娘,我曉得。”面對李母,李璟點點頭。
“曉得就好,那你回房去吧,你媳婦在等你了。”李母催促李璟回房,見到兒子轉身離去的背影,李母心中充滿擔憂。雖然島上歡聲一片,可那畢竟是打仗。雖然打贏了這一戰,但戰火無情,誰又能知道下一次的結果。當年李璟的祖父就是跟隨淄青節帥李師石反抗朝廷,最后戰死沙場的。眼下兒子卻又跟上峰打起來了,哎,求神佛保佑,但愿吾兒逢兇化吉,順順利利。
(未完待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城县|
平安县|
双江|
射洪县|
余干县|
乌什县|
黎川县|
横峰县|
莲花县|
巴东县|
沛县|
庄浪县|
吴旗县|
章丘市|
大余县|
休宁县|
铁力市|
基隆市|
长兴县|
玛多县|
黄骅市|
康马县|
察隅县|
溧阳市|
金溪县|
台湾省|
浙江省|
冕宁县|
北流市|
邻水|
治县。|
开封市|
巴马|
封丘县|
文水县|
武山县|
石柱|
石屏县|
武冈市|
晋中市|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