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眼睛一亮,趙佶沖著蔡京點了點頭道“還是卿家老成謀國啊,那依卿家之見,朕當(dāng)如何防備楚毅是好?” 蔡京微微沉吟了一番道“我大宋在西北之地?fù)碛芯鴶?shù)十萬之多,如今西夏不敵我大宋,上書稱臣,邊境已然平緩了許多,陛下何不下旨自西北之地調(diào)兵,就算是楚毅有什么不軌之心,也斷然不是西北精兵的對手。” 大宋在西北之地的確是有一支百戰(zhàn)之精兵,西北精兵乃是常年同西夏交戰(zhàn)磨礪而出,實力絕非是那些被養(yǎng)在中原的禁軍可比。 而大宋良將也大多集中在邊鎮(zhèn)之地,如種家、折家、呼延家等將門世家,其勢力皆在邊鎮(zhèn)之地。 如果說是往常的話,蔡京提出征調(diào)邊鎮(zhèn)之地的精兵入京,肯定會有官員跳出來反對,畢竟邊鎮(zhèn)強(qiáng)兵悍將入京往往會引發(fā)許多的惡果,所以但凡是有可能,鮮少有官員會引邊地之兵入京。 但是如今卻是沒有誰提出反對意見,一方面是因為一眾官員并不認(rèn)為征調(diào)邊鎮(zhèn)之兵馬入京會有什么危害,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眾官員心中清楚京中禁軍已然不可用,想要防備楚毅,必須要從地方上征調(diào)兵馬。 趙佶心中一動道“蔡卿,朕即刻派人傳旨,征調(diào)童貫率軍入京如何?” 趙佶話音剛落下就聽得蔡京大聲道“陛下不可啊!” 眼見蔡京如此之反應(yīng),趙佶不禁呆了一下,訝異的看著蔡京,只聽得蔡京解釋道“陛下怎么忘了蔡京同楚毅交好的事情了,萬一蔡京同楚毅有什么勾結(jié)的話……” 趙佶眉頭一皺,眼中閃過一絲忌憚之色,不過口中卻是道“童貫對朕忠心耿耿,朕不信他會為楚毅所迷惑……” 蔡京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道“陛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李綱一甩衣袖上前一步”陛下,閹人不可信,臣保舉一部人馬,必可保我大宋。“ 趙佶訝異的看了李綱一眼道“卿家快說,究竟是何人?” 李綱捋著胡須看向殿中一人道“種相公,種家軍一向名動西北,威震天下,此番卻是要請種家軍入京了。” 一位眉發(fā)須白的老者只是坐在那里,看上去非常的普通,可是在李綱話音落下之后,老者微閉的雙目猛然之間睜開,就像是一頭猛虎一下子蘇醒了過來一般,一股煞氣一閃而逝,不是名動天下的種師道又是何人。 種師道做為種家之主,雖然說已經(jīng)不再領(lǐng)軍,可是種家軍依然掌握在種家將的手中,而想要征調(diào)種家軍入京,必然要由種師道這位種家之主點頭方可,否則的話,就算是天子憑借旨意調(diào)來種家軍,卻未必能夠隨意指使啊。 趙佶對于種師道素來是禮遇有加,因為趙佶很清楚,他想要坐穩(wěn)皇位,必然要有軍中將領(lǐng)的支持。 盡管說大宋素來重文抑武,但是再怎么的壓制武將,大宋所處的環(huán)境注定大宋不能夠缺少武將,身為天子,若是沒有武將的支持的話,怕是也難以坐穩(wěn)皇位。 種師道正是大宋將門的代表,可以說只要得到種師道的支持,那么大宋將門便不會出什么亂子。 趙佶看向種師道道“種相公,看來此番的確是要請相公出馬了,是朕無能,要老相公這般年紀(jì),又一次披掛上陣!” 種師道連忙起身向著趙佶一禮道“陛下實在是折煞老臣了,陛下知遇之恩,臣定誓死以報!” 說話之間,種師道豁然起身,原本佝僂的身軀一下子變得挺拔起來,一股可怕的天人氣息彌漫開來,就聽得種師道沉聲道“本帥倒是要看看,有本帥在,他楚毅又能怎樣。” 種師道的確是大宋的一根定海神針鐵一般的存在,隨著種師道開口,在場一眾人心中便是莫名的一安,似乎有種師道在,天大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只能說種家的威名太盛,尤其是種師道統(tǒng)兵數(shù)十年,堪稱名將,這等時刻,再沒有誰比得上種師道這般的名將能夠令人心安的了。 就在朝廷針對江南之變做出種種安排的時候,一道清君側(cè)的檄文以江南為中心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傳遍大江南北,一時之間天下為之愕然。 要知道那檄文之中直接點名了數(shù)十名朝中奸臣,其中更是以當(dāng)朝左相蔡京為首,簡直就如同一道驚雷一般炸響。 更重要的是,檄文赫然提出除奸佞,迎立太子的口號,素來清君側(cè)都是造反者的遮羞布,卻是沒有誰如這檄文一般,卻是讓不少人為之愕然,莫非是太子要造反不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