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犁庭掃閭-《明末稱雄》
第(1/3)頁
欽天監(jiān)奉命擇定出兵吉日,時間最終定在了五月十六。 ≧
朝中上下都在為皇帝的這次御駕親征漠西做著最后的準備,而劉鈞也在即將離京之前,下旨授任前三江總督李春江為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正式入閣出任群輔組閣大臣。
大漢內閣大學士四殿三閣,排位高低依次是中極殿、建極殿、文華殿、武英殿和文淵閣、體仁閣和東閣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是在原來的四閣二殿基礎上增加的,七個殿閣大學士的位置為各只授一人,嚴格遵照退一進一原則,同時殿閣大學士與內閣輔臣的位置掛鉤。
這就如同是軍中把軍職和軍銜掛鉤一樣。
出任輔,則授中極殿大學士,出任次輔,必援建極殿大學士。而吏部尚書,必授文華殿大學士。接著是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四位尚書,依序授任其余幾個殿閣大學士職。
因為輔、次輔、吏部尚書和兵部尚書都是殿名大學士,而其余三位尚書則是閣名大學士,也可以很好的看出這七位大學士中明顯的權力高低。
李春江出任吏部尚書,便也進入了內閣,授文華殿大學士,他雖入閣晚,卻一下子躍過了四位大學士,一下子成了內閣中排名第三的大學士。這個排名是有先后而且非常嚴格不容逾越的。
李春江和其余四位尚書一樣,他們以尚書職管理本部以及附屬的寺、司、局等事務,另一面又以大學士身份做為群輔參與整個內閣的管理。
李春江二十多歲就進入了內閣,成為內閣第三把手,這個消息倒絲毫沒有引起大家的意外。李春江何許人,那可是皇帝的老兄弟,從龍元勛,況且這幾年歷任巡撫、總督等職,都表現(xiàn)的很好。
倒是皇帝接著又對三位軍中大將的調職,引起了一點點漣漪。
上將軍劉允升正式退役,這位皇帝的堂兄,在軍中多年,擔任的無不是重職要職。從北洋艦隊總兵到禁衛(wèi)軍提督到直隸總督再到樞密使到南洋總督、鎮(zhèn)南將軍,一路走來,軍中威望極高。
現(xiàn)在,這位年輕的上將軍,卻在此時脫去了身上的那身戎裝,退出了現(xiàn)役。
退役之后,皇帝立即授封劉允升為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由于現(xiàn)在大漢實行的軍政分離政策,樞密使依然是現(xiàn)役武將擔任,但兵部尚書這個職務,卻因為兵部直屬內閣,且兵部尚書是五位組閣大臣兼五位群輔之一,因此朝廷已經(jīng)規(guī)定,兵部尚書不能由現(xiàn)役武官擔任,但因為兵部的特殊性,也不能由普通文官擔任,因此最后的結果就是,要出任兵部尚書一職,必須得由退出現(xiàn)役的高級將領出任。
劉允升因此退役,轉身進入內閣,且一躍就成了內閣排名第四的大學士,排名緊跟在李春江后面。
傅山和鄭芝龍兩位上將軍,則分授6軍司令和海軍司令。兩個司令部隸屬于兵部之下,統(tǒng)領大漢兩大軍種的軍政事務。
鄭三俊出任內閣次輔建極殿大學士,李樹初出任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張國維出任工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楊廷麟出任刑部尚書東閣大學士。
臨出兵時間漸近,朝中重要的人事變更卻是接連不斷。
李春江和劉允升先后入閣,執(zhí)掌吏部和兵部。
緊接著傅山和鄭芝龍又先后出任了6海軍司令,且這兩個司令部規(guī)模擴增了許多,成為兵部中最大的兩個部門。
但這不算完,次輔也跟著換人了,然后最終大家現(xiàn),短短十來天,除了輔袁繼咸還巋然不動,內閣七位大學士,一次性的換了六個。鄭三俊剛接任吏部尚書不久,他倒算是升任,但除了他,依然一下子換了五個新人入閣。
但這還沒完。
隨后宮中繼續(xù)傳出旨意。
樞密院左右樞密使和總參謀長沒有變動之外,下面最重要的一眾高級將領,五位戰(zhàn)區(qū)司令官和五位戰(zhàn)區(qū)參謀長加上6海軍參謀長,十二位上將軍,都換了人。
孫傳庭、陳奇瑜、候恂這些原來的司令、參謀長們都調出了軍界,那些文官們現(xiàn)在都轉為文職,算是徹底的遵守了軍政分離這一制度。
十二名原地方上軍隊中擔任提督兼總兵官的大將,全都晉升為上將軍,進入樞密院擔任了這十二個重要的職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桃市|
洛阳市|
鄂托克旗|
沅江市|
合肥市|
大关县|
三原县|
普陀区|
凤冈县|
枣阳市|
千阳县|
深州市|
邵阳县|
元氏县|
长海县|
泗水县|
将乐县|
疏勒县|
鄂托克旗|
汪清县|
辽阳市|
柘荣县|
琼结县|
淮安市|
呼玛县|
林州市|
蒙自县|
旬阳县|
汤原县|
攀枝花市|
甘德县|
三河市|
青州市|
周口市|
库尔勒市|
襄汾县|
平原县|
巫溪县|
兴城市|
嘉祥县|
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