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并不值得他投入精力。
洞察一切聽起來不錯,但實際操作起來,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所以,隨緣即可。
食堂,休息室,教室,訓練場。
前兩個地方的印象,大抵如此。
把階級刻在臉上。
目的的話,無非就是刺激酒廠一般成員,讓他們往酒名干部的方向努力。
【干部的待遇,羨慕嘛?】
【只要努力到被賜予酒名,那這些待遇你也能擁有。】
至于后兩個地方,也蠻有意思。
教室既不是給一般成員使用,也不是給酒名干部使用的。
而是給酒廠未來的生力軍用的。
一群年齡在六七歲左右,被酒廠以各種方式撿回來的孤兒。
有二三十個。
這群人從小就被灌輸忠于酒廠的理念。
等他們以后成大,能力或許不是酒廠成員中最出眾,但一定會是最忠心的。
半路加入酒廠,帶藝投身的組織成員,忠心程度肯定不如這些從小就被洗腦的。
陸仁感覺,琴酒很有可能就是從這樣的孩子中,脫穎而出的。
他對組織的忠心程度,那真的是離譜。
在這一點上,陸仁是很佩服的。
為了既定目標,不懈努力,兢兢業(yè)業(yè)的人。
不論立場如何,是善是惡。
這個精神和態(tài)度,值得肯定。
這要不是從小被洗腦,而是半途再加入酒廠。
那就更令人佩服。
當然,也就只有這點。
其他休提。
回到這群孤兒本身。
教室對他們而言,除了是定期洗腦的場所外,還承擔著教授知識的職能。
也不教多深。
能識字,會加減乘除即可。
重點還是放在各種專業(yè)技能訓練上。
比如殺人或者收集情報。
科研這個事,和這群孤兒無關。
培養(yǎng)一個殺手,和培養(yǎng)一個柯學家。
這筆賬誰都算的清。
后者要投入的資源實在是太多了。
還是從外面花錢招柯學家來的方便。
灰原都屬于是沾了父母的光。
她父母就是組織里的大柯學家。
組織估計是本著龍生龍,鳳生鳳的樸素想法,重點培養(yǎng)了下宮野兩姐妹。
結果就是,妹妹確實有當柯學家的能力。
姐姐則去搞情報,當一般成員去了。
大致也就是這樣。
還有一點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是,這群的孤兒的‘保姆’。
是龍舌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