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不得不受到大量規矩、道德禮儀的束縛。他們必須按照規劃活著,合乎別人期望的活著。一直這么循規蹈矩,有時候會不可避免地感到疲憊。
就好像不得不站在水中。這水說深不深,說淺不淺。能沒過嘴巴,將將到達鼻翼。站在水里的人需要時刻仰著頭,才能保持呼吸通暢,才能繼續活下去。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尤其是那些一時間難以解決,甚至無法解決的問題。則會讓這水位不斷加深。
逼得人一點點踮起腳尖,繃緊全身的力量。可總有累的一天,總有站不住的一天。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苦海。
針對苦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應對辦法。而文娛作品中那些“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他們的應對方法無疑簡單的多。
為什么要尋求在苦海中活下去的方法。直接離開苦海就好了。
他們對常規和世俗說不,只遵從自己本心,為了自己的追求行事。
這種勇氣,讓人們心向往之。人們在虛擬作品中,把自身的陰暗黑暗面和青睞的反派角色聯系了起來。看著他們做那些自己想做,但又不敢做的壞事。
小孩子喜歡超級英雄,大人卻更容易和大反派共情。很難說這究竟是一種進步,還是退步。
就比如琴酒,他毫無疑問是個反派。很多人小時候很怕他,但長大后,突然就又理解了他。
“酒廠成員一半臥底一半廢物。他一個人是真的難。”
一旦產生這種類似的感慨,那就說明已經產生了共情。因為在工作生活中,誰還沒有遇見幾個臥底廢物同事。
喜歡反派角色,除去向往他們的勇氣、和他們共情之外,還有一大原因是因為,大量文學影視娛樂作品,給人們留下了刻板印象。
正義小伙伴——自身沒有具體目標、生存的意義就是阻止他人實現夢想、平時無所事事,有事件發生才會被迫行動、總是一副受害者的姿態、更喜歡單人或者少數人結隊行動、總是大吼大叫,怒火中燒。
有這種刻板印象在,人們實在很難和正義小伙伴共情。
而且不幸的是,以上列舉的這幾條,絕大多數的正義小伙伴都會有所符合,只是條目多少的問題。
反觀反派角色——懷著遠大的夢想或者野心、為了野心總是持之以恒地采取行動、每天都在付出努力,都在朝著夢想前行、有組織的行動、不論成功與否,總是保持微笑。
也不是所有反派都是這樣,但總會有幾條符合的。
就比如琴酒,他就蠻愛笑的。要不是他笑起來實在太過猙獰,不然怎么也當得起一聲“陽光開朗”。
當然以上觀點僅限于虛擬作品。這種反派出現在現實之中,只會引起恐慌或者仇恨。
因為他們要不是對社會有極大危害,威脅自身以及家人朋友的生命安全。屬于人人喊打的角色。要不就是……特權階級。
更多情況下是兩者結合起來。
人生來平等,但總有一些人要比其他人更平等。
于是人們開始憤怒冷漠乃至麻木沉默,而沉默的大多數,又被有權說話的極少數所替代了。這極少數替大多數做出了選擇,并且廣而告之,“這是你們自己選的。”
世間之事,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