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陸仁把諾貝爾放進(jìn)貓包,北島收拾了下桌上的文件。完事后倆人出了報社,直奔壽司店而去。 這家店確實離報社不遠(yuǎn),走路大概五分鐘,店門前掛著白色的門簾,招牌上寫著楷體的“寶壽司”。 推門進(jìn)去后,店內(nèi)收拾很干凈,就是沒幾桌客人。生意看起來好像很一般。 等北島點(diǎn)完餐后,陸仁看著忙碌的大廚,小聲道:“這家店人好像不多,應(yīng)該很快就能到咱們。” “估計得等一會。” 說話間,一位穿著藍(lán)色制服的年輕小哥走進(jìn)店內(nèi),拿起放在餐臺上的食盒,轉(zhuǎn)身就走。 “你看,他們家還送外賣的。我有時候加班沒時間吃飯,就會打電話托他們送一份。” “這樣子。” 事實也確實如北島說的那樣,這家店里沒什么人,外賣生意卻是好的出奇。跑腿的小哥來回進(jìn)出,師傅也是忙的腳不沾地。 飯一時半會上不來,陸仁和北島聊起天。聊天重點(diǎn)還是今天下午所發(fā)生的這起案子,北島對萬田這位大作者有印象,她家還放著有萬田以前的作品。 于是陸仁從頭開始講整件事的經(jīng)過,北島側(cè)耳傾聽,時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 “破案的證據(jù)啊,那兩張磁盤。第一張磁盤里存著萬田要給編輯部交的稿子。 他從前幾天開始就被關(guān)在屋里寫作,就連今早的看牙也是編輯全程陪同的。 這張磁盤理論上只應(yīng)該有他自己和編輯兩人的指紋。但卻在上面發(fā)現(xiàn)了死者原本的指紋。” 陸仁頓了頓,“不過萬田自己也注意到了這一點(diǎn)。所以他在警方到來后,找了個借口,說原本是他的助手,他的稿子都在原本這存著。既然如此,磁盤上有原本的指紋也就不足為奇了。” 北島想了片刻,“如果是我的話,會在取走磁盤后擦拭掉上面的指紋。” “是個辦法,但用處不大。因為原本的電腦中有存的萬田的原稿。萬田照樣要對其作出解釋。” 陸仁笑道:“正如我前面說的,這個磁盤并不足以給萬田定罪。真正關(guān)鍵的還是他從原本手中奪走的第二張磁盤。上面有原本的血跡。警方從他家里搜了出來。” “啊?”北島對這個操作表示不能理解,“他為什么不把磁盤盒處理掉?我記得他家那邊是有條河的。把磁盤取出來,把盒子扔河里。” “可能是因為時間不夠了。”陸仁指了下貓包,“前面也說過,萬田去哪都會帶著諾貝爾,這次也是。他殺掉原本后,諾貝爾跑了,他在屋里找了很久,這耽擱了時間。” “還有一個可能就是,他太自信了。覺得自己這是完美犯罪,些許差錯并不是什么大問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