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在平臺上,打著四根漢白玉石雕刻的龍柱。 那四根龍柱,每根都有二三人合抱粗。 這便是釘死住陰邑江下龍王的旱骨樁了。 而眼前這座從崖壁凸出來的平臺,便是龍王臺了。 那四根龍柱的頂部,各打有一根手指頭粗的鐵鏈,鐵鏈懸空在半空,一直延伸入龍王廟里。 夜下的龍王廟,江風(fēng)呼嘯,如這江水里自古以來被洪澇淹死的無數(shù)冤魂,被困在水下鬼哭狼嚎,哀嚎伸冤。 哪怕龍王廟內(nèi)燭火通明,點了不少蠟燭,可依舊給人一種忽明忽暗的陰氣森森感覺。 或許這就是天下所有廟宇的通病吧。 廟宇既不是佛寺,也不是道觀,很容易變成藏污納垢,招來野神的場所,所以一些小些的廟宇通常都會給人陰宅感。 兩人神魂飄飛入龍王廟內(nèi),倒是一路無阻。 他們一個是白龍寺高僧,秉承一寺香火與眾生愿力,一個是身懷十二正神的神道氣息,這龍王廟只能算是地方廟宇,連正神牌位都沒有,自然擋不住二人神魂自由出入。 進入龍王廟后,里面的陳設(shè)很簡單,因為崖壁山石堅硬,崖洞開鑿難度大,所以崖洞里只有一座大殿,一覽無余。 大殿也就二間房間般大小,神魂一入大殿,首先看到的是大殿正對門口的一顆碩大的龍頭。 那龍頭是在崖壁上雕刻出來的,龍頭呈巖石的灰白色,雕刻得栩栩如生,頭角崢嶸,頭生鱗甲,怒目圓睜,怒視人間。 仿佛要從崖壁里掙脫而出,朝人間傾斜它被釘死在陰邑江下的滔天怨氣,降下磅礴雨澤,水漫天地。 而在碩大的石雕龍頭兩側(cè),左右兩邊則各放著一排在寺廟里常見的那種上蠟燭鐵架。 每排鐵架都分好幾層,此刻都點滿了蠟燭。 而在龍王廟的干燥地上,擺放著一具女尸,那女尸身穿大紅嫁衣,年紀(jì)輕輕,應(yīng)該還是十五六歲之間的妙齡少女。 大紅嫁衣女尸身下地面,還流淌著不少水漬,就連身上嫁衣也還沒干透,看起來像是剛從江水里打撈出來不久。 “住持,這莫非又一名被民間愚昧百姓獻祭給龍王做水神娘娘,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龍王息怒的可憐女子?” 晉安臉上神色難看。 這是草菅人命啊。 阿彌陀佛,白龍寺住持嘆息一聲,這世間又多一名亡者,苦海里又多一縷無辜亡魂。 這時,外面的夜色漸漸夜深,讓負(fù)責(zé)站崗的官兵有些昏昏欲睡。 嗚嗚咽咽—— 就在這時,有熱熱鬧鬧的敲鑼打鼓和嗩吶聲傳來,嗩吶聲喜慶,像是一支迎親隊伍走在夜里。 并且聲音越來越近。 居然是在朝龍王廟這邊來的。 誰家白天不娶親,非要在大晚上娶親? 這娶親的人,恐怕不是娶的活人,而是娶的死人吧! 晉安和白龍寺住持驚訝對視一眼,晉安皺眉:“住持,我有一個猜想。” 白龍寺住持此時也皺眉:“阿彌陀佛,老衲也有一個猜想,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跟晉安道友你的猜想是一樣的。” “不如晉安道友你先說?” 晉安沒有矯情,直接說出自己猜想:“龍王娶親!” “有沿岸村民獻祭妙齡少女給龍王做水神娘娘,現(xiàn)在尸首被官兵從江水里打撈出來,恐怕龍王打算要來龍王廟強行娶親!” 白龍寺住持聽完,宣唱了聲佛號,原來晉安和他猜想的都一樣。 晉安眸光冷笑:“今日我倒要看看,這龍王娶親到底是在擺什么道,我讓它今天喜事變喪事。” 阿彌陀佛,白龍寺住持宣唱了句佛號,表示他也贊同。 此時,嗚嗚咽咽的嗩吶娶親聲音,更加近了,說來也是奇怪,外頭鬧出這么大的動靜,守夜的官兵們卻無一人發(fā)現(xiàn)異常。 那些守夜官兵們居然連一點動靜都沒有發(fā)出。 這時,娶親隊伍的敲鑼打鼓嗩吶聲音,已經(jīng)走到龍王廟的門外,接下來兩人目露驚訝,那迎親隊伍居然毫無阻攔,廟外門口站崗的官兵一點都沒有阻攔,迎親隊伍浩浩蕩蕩的就進入了龍王廟里。 一臺大轎被轎夫抬著,進入龍王廟。 而在轎夫前后,跟著一大隊敲鑼打鼓的熱熱鬧鬧人,而在最前頭開道的,則是幾名無面男子。 大花轎子里坐著一名女子。 那女子雖然蓋著紅蓋頭,看不清五官,可看衣著、身形、衣服上的花紋細(xì)節(jié),轎子里的女子分明就是龍王廟地上的大紅嫁衣女尸。 這是女子落在水里的亡魂! 這支迎親隊伍進入龍王廟后,并未看到晉安和白龍寺住持,他們還在繼續(xù)朝地上的女子尸體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