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脫脫為相之后,廢除伯顏舊政,主持新政,昭雪諸王冤獄,恢復至元元年為伯顏廢除的科舉,撰修遼、金、宋三史,開馬禁和減鹽額等措施,調(diào)整蒙古貴族與漢族豪強的關(guān)系……
至正新政,乃是元廷末路余暉,但終究是無法力挽狂瀾。雖然新政有些效果,但未能根本解決積弊已久的社會問題,元廷依舊是在滅亡的道路中越行越遠,在天災人禍中走向覆亡。
至正年間朝堂政變再起新政,然而天下各地的諸般問題暴露的越來越多,天災人禍,再也無法壓抑下去了。
至正元年春,大都(北京)的州縣、真定、河間、濟南及湖南饑。夏,彰德及溫州饑。
至正二年,保德州大饑。
至正三年,衛(wèi)輝、冀寧、忻州大饑,人相食。
至正四年,霸州大饑,人相食。東平路東阿、陽谷、汶上、平陰四縣皆大饑。冬,保定、河南饑。
短短數(shù)年時間,中原各地天災不斷,受災受難之人以百萬計。而更為根本的原因,則是在于朝堂不穩(wěn)。
至正新政,說白了就是一場政治斗爭的后續(xù),大都內(nèi)的上層權(quán)貴斗爭不斷,對底下之人的管控自然不足。
天災其實年年都有,但若是朝堂平穩(wěn),一些事情還有人去辦,后果還不至于過分嚴重。而倘若朝堂不穩(wěn),對底下之人管控不足,有人借災牟利,橫征暴斂,這便是人禍。
天災人禍并起,并且年年皆有發(fā)生,便是一個王朝真正的末日之兆,也意味著亂世將臨。
這種時候,一些有心人自然會早做準備。
徐信便是這樣一個有心人,這些年他奔走大江南北,行義舉做善事,恪行俠義之道。
前宋的丐幫洪七公和三國時的大賢良師張角,他們曾經(jīng)做過的事情,便是徐信的榜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