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徐信與方太平等一眾明教之人來到陰陽洞天之外,入目是一片奇異的山谷,一塊傾斜的“飛來石”甚是引人注目,在那塊山石之下,有著兩人相對而坐,似乎是在奕棋。
這兩人的打扮一道一俗,俱是三四十歲中年人的模樣,作道士打扮的那位看著還更為年輕一點(diǎn),而那文士打扮的,想來便是越州簽判黃大人了。
“紫氣東來,有圣人至,石泰有失遠(yuǎn)迎,還請圣人見諒!”
……
分明還是這個山谷,但此刻眼前的陰陽洞天,卻有無數(shù)的“氣”在流動,他人感知不到的青紅二氣,陰陽之色在他眼中分外明顯,這便是機(jī)緣啊!
“真人說笑了,我不過是一介凡人,當(dāng)不得至圣之名!”
陰陽洞天之中,徐信目送石泰真人和黃裳離開,這一番交流論道,他獲益不小。
“在下黃裳,乃是石真人的晚輩!”
陰陽乾坤,挪移輪轉(zhuǎn)。乾坤大挪移與太極陰陽之道相通,一者表現(xiàn)為內(nèi)煉乾坤陰陽,一者表現(xiàn)為外用借力之道。
徐信當(dāng)即在飛來石上盤坐,剎那間狂風(fēng)大作,一絲絲的氤氳靈氣于青冥之中被引動而落,沒入徐信的身體,讓他的氣息發(fā)生顯著變化。
與北派一支七脈不同,南派七真卻是一脈相傳,紫陽真人張伯端傳翠玄真人石得之,石杏林傳紫賢真人薛道光,薛道光傳翠虛真人陳泥丸,陳泥丸傳紫清真人白玉蟾。
道門修行分為練武和練氣,練氣傳承自上古練氣之道,乃是武道的初源,后續(xù)為了爭斗和武力,逐漸發(fā)展成為了武道。
煉精化氣,后天練氣!
煉氣化神,先天煉神!
徐信冥冥中有所感悟,心中一動便是聚散陰陽乾坤,黑白二色,青紅分明,最終皆在他周身旋轉(zhuǎn)凝聚太極圖的形態(tài)。
“青山有古洞,幽冥吹陰風(fēng)!”
宋初之時佛門興盛,及至北宋末年,道門重新崛起,尤其是在江南之地更是全面力壓佛門勢力,
后有道門南北全真合流,全真教派空前強(qiáng)大,至此道漲佛消,道家也在這時到達(dá)鼎盛,分為南北兩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