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汴梁居天下之中,有著水陸交通便利的巨大便利,優點突出,但它的劣勢也非常明顯,那就是位于華北平原之上,無險可守,一馬平川劣勢明顯。
加上北方燕云屏障未曾收復,以汴梁為國都,弊大于利。宋太祖趙匡胤之時,意欲遷都洛陽。洛陽古都,西有函谷,東有虎牢,距離汴梁也并不是很遠,怎么看都比汴梁更合適當國都。
但當時的開封府尹的趙光義卻反駁說道:“安天下在德而不在險,秦據關中,苛政虐民,不二世而亡。”
很多人都說,趙宋王朝對外戰爭勝率還要在漢唐之上。但要搞清楚一點,趙宋所謂的對外,皆是小勝,且大多為守城防御,放任外敵擄掠,這樣也配稱之為勝?
汴梁人口百萬,城垣宏大,分外城、內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條護城河。城內交通水陸兼容,汴河暢通無阻。
開封之地繁花似錦,各處酒家多如牛毛,更有七十二家正店,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更有數百姑娘坐在主廊,以待酒客招呼。
“這樊樓看著不錯,今夜若是無事的話,倒是可來此勾欄聽曲。”
而是他發覺前邊某輛馬車當中,有一股氣息令他心生感應,那里邊有逍遙派的人?
徐信的心念一動,順著人流,沿御街跟著這浩蕩的出行隊伍一起走,很快他便是跟著來到了大相國寺。
后來的大明,出了一位“戰神”之后,也是大行以文馭武之策,最后同樣亡于外虜。以史為鑒,專業之事該當交于專業之人。以文馭武,禍國殃民,世之大謬也!
“官家出行了!”
誰能夠想象得到,在金軍兵臨城下之時,徽欽二廢,兩個荒唐父子,想的不是如何御敵,而是想方設法去求和。
只是誰能夠知道,就在數十年之后,這汴梁城的繁華,就會在兩個無能皇帝和一群文官的瞎指揮下毀于一旦。
徐信混雜在人流當中,眼神有些古怪的看向那一輛輛華貴的馬車出行,那里邊該當是趙宋的后宮妃嬪,倒不是他色心大起想要做些刺激的,又或者生出什么大丈夫當如是之類的念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