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考慮到物資倉庫“精光四射”,能不改是最好的,不然還真不知道夠不夠。
萬幸,普羅米斯要塞的評價系統還是十分出色的,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進行了查漏補缺的工作,沒有不合理或者需要大改的地方。
而且剎那、萊爾和提耶利亞還沒有進入過任務世界,一周的時間就算沒日沒夜地訓練,成長十分有限。
既然沒有太大的變化,那就比對他們曾經的機體,用更好的技術將內部替換一下,再用新的引擎和能源替代太陽爐就完成了。
剩下的工作就是按照剎那、萊爾和提耶利亞的要求,更改一下OS就可以,雖然還不清楚下一個世界是哪個世界,但現在的中央大廳僅僅是2級,肯定不會出現高難度的任務世界,三臺B-機體和一臺B+機體,配上對應的駕駛員,絕對有自保的能力。
不過他們三人的機體沒有太大的變化,弗利特、杰哈特、亞瑟姆、沃魯夫的機體變化也就大多了,列基魯斯高達、高達AGE-2和G-泰坦外表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內部構造完全更新,機動性、防御力、靈活性、出力都發生了變化,必須要提前適應和掌控。
這只是第一點變化,第二點變化就是武裝方面。
高達AGE-1進行了全面的改在,雙手的攻盾系統由二聯裝高出力光束步槍貼在盾牌的表面,改變模式后可以轉化為二重高出力光束劍,盾牌的里側則是三聯裝的榴彈發射器,腰間掛著兩柄【時雨之刃】短劍,雙肩配備【X-Rounder發射器】,背后的武裝背包除了提供大氣層內的高速飛行能力之外,還包含了兩個四聯裝的微型導彈發射器和兩支機械輔助臂。
這是脫離了AGE系統后,高達AGE-1的全新形態,楊輝將其命名為救世主形態,也算慶祝弗利特真正成為救世主之后的禮物吧。
高達AGE-2沒有太大的變化,依舊是巴雷特獵殺者形態,亞瑟姆不是X-Rounder,更不是變革者,作為自然人的他無法使用【X-Rounder發射器】,所以在原有的基礎上為他配備兩個腿部助推器,提高了飛行形態的最高速度之外,提供了大氣圈內MS形態的短暫滯空能力,同時,這兩個外掛推進器還可以與機體分離,起到類似浮游盾的作用,至于操作……就交給哈羅吧。
列基魯斯高達的尾巴由一條變成了兩條,不僅加強了靈活性,還將光束炮替換為【時雨之刃】,擁有伸縮功能,最長可以達到500米,不局限于貼身近戰;強化了光束槍,擁有穿透和爆破兩種模式,盾牌加強了防御能力并拆掉了【X-Rounder發射器】和光束劍,還有手掌的光束劍與光束火神炮也一同拆除了,改為兩柄高出力光束劍收納在大腿內部,【X-Rounder發射器】則轉移到了肩部,并且是兩個。
G-泰坦的話,根據沃魯夫的要求,拆除了原有的導彈發射器,加強了背部推進器以提高機動性,至于武裝……沃魯夫表示自己無法同時操作太多的武器,就簡單的光束步槍+劍槍盾一體的復合兵裝就足夠了,相較于當火力碉堡,他更貼近格拉漢姆的戰斗方式。
不過想到沃魯夫的身體素質和駕駛技術都比不上格拉漢姆,為了保證他的安全,楊輝特地強化了全身裝甲和駕駛艙的安全性能,防止他真的把自己作死了。
最后就是楊輝的破曉高達和格拉漢姆的旗幟高達了。
旗幟高達拆除了背后的兩門凡格斯加農炮,然后整個機體的結構發生了改變,機翼上的【時雨之刃】在變回MS形態時不再位于平衡機翼的尖端,而是掛在后腰的位置,取消彈射功能,僅僅作為近戰武器使用,雙肩重新裝備了兩柄光束回旋鏢,別說,格拉漢姆還挺喜歡這個武器的;最后就是強化了裝甲和骨架,尤其是骨架的韌性,格拉漢姆的極限運動可是無止境的,再好的材料也能給你玩費,楊輝能做的就只有延長骨架破損的時間。
破曉高達的改變主要是背后的羽翼狀浮游炮,十六枚浮游炮連同支架全部拆除,改換為兩支紫灰色的羽翼,羽翼上含有四個【X-Rounder發射器】和大量的噴口,高速移動的時候可以輔助主噴口將最高速度提升至兩倍,平時可以很好地調整機體的平衡,同時讓破曉高達擁有大氣層內的飛行能力。
說到【X-Rounder發射器】,楊輝并不是X-Rounder,但他是變革者,都是精神力使用者,同樣可以在精神連接裝置的幫助下操控bit,而且比起退化的X-Rounder,進化的變革者精神力更強,更加穩定,所以楊輝能夠同時使用四個【X-Rounder發射器】生成的bit。
而且眾多技術中心,楊輝花費在【X-Rounder發射器】上的時間是最多的,bit的威力難以抵擋,但作用范圍卻是個硬傷,太小了!
這對擅長中距離高速移動射擊戰的楊輝而言是個巨大的缺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