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雪覆蓋遠山輪廓,轉眼五年已過。
歲末的武當山正值熱鬧,分散在帝國各省州府,代行‘真武道義’的分觀觀主們紛紛攜禮回山。
一方面是年尾收關,按規矩要返回宗門評定一年得失,比一比哪家分觀今年為宗門培養的好苗子多,哪家又新收了多少信徒再攢了多少香火,又為宗門新建了多少支觀,擴了多少地盤。
道門雖然不食人間煙火,但也少不了人間香火。
這家業大了,自然就要有規矩來劃定方圓。
要不然可管理不好這偌大一座武當山。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佳節將近,正是時候尋親訪友,拜謝師恩。
而位于武當天柱峰山腰位置的降魔殿,今天同樣也是熱鬧非凡。
從‘降魔’這個殿名也能看得出來,降魔殿在武當山大大小小的道殿中,主要是負責處理一些對武當不利的人或物。
其中的道序幾乎都是武當山內殺力和殺性最重的一群人。
其實按理來說,像在這種特殊的時候,應該是負責考核升任的太和宮和紫霄宮這種部門最是吃香。
畢竟你在山下一年布道的好壞成敗,可能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要打上個折扣。
可今年的情形卻有些出人意料。
回山的觀主們幾乎不約而同,都把降魔殿當成了拜訪的第一站。
這其中的原由,說穿了其實也不復雜。
因為這兩年帝國的形勢并不算穩定,各條序列間的明爭暗斗愈演愈烈。
從三件事便能看出其中的波譎云詭。
頭一件就是在年中的時候,以龍虎山為首的新派道序前腳剛剛宣布由他們主導的‘黃梁夢境’全面建設完成,控制中樞定名為‘白玉京’,將劃定‘天、地、人’三等權限,各新派道門分占不等席位。
后腳就傳出參與構建的各方因為權限歸屬問題反目成仇的消息。
黃梁權限被皇室以及道、儒、墨多家分割搶占,而同樣出力不少的陰陽序卻被聯手趕出局,半點好處都沒撈到,叫囂著要讓龍虎山等道門付出代價。
第二件則是在發生在八月底的一次朝會上。
和往常一樣,重病纏身的隆武皇帝依舊沒有出席。
按照慣例,大家該說說,該吵吵,走走過場也就了事。
可就在將要散朝的時候,以往一副老好人模樣的儒序新東林黨黨魁卻突然提議,由一名名不見經傳的兵序來接任空缺的兵部左侍郎一職。
朝堂內外,頓時一片嘩然。
兵部那是什么地方?
武序的禁臠!
這些武夫的儀軌雖然不需要廟堂官職,但這層身份在武序門派中,卻是地位和勢力的象征。
一家門派中若是有人能夠進入兵部任職,那該門派所在的州府內,它就是當之無愧的領頭之人,最強門派。
這在爭搶地盤、吸納新人等方面,有數不盡的好處。
更何況,廟堂官職還是利用帝國平臺攫取資源的入場券。
要想入座這張餐桌,分食萬民盛宴,沒有一官半職在身可不行。
不過積威深重的隆武皇帝還沒咽氣,所以各家序列暫且還有所收斂,不敢吃相太過難看。
即便是行事作風霸道的武序,也只是和墨序聯手,壟斷了兵部和工部的職位。
可現在新東林黨這番做法,無異于當著武序的面,把手伸進了自己的懷里明搶。
而且新東林黨幫著出頭的,還是一直以來被武序視為懦夫和廢物的兵序。
這可就是在惡心人了。
結果自然可想而知,要不是有人攔著,這名新東林黨魁恐怕當場就要被送去見自己的孔先師。
一場問候對方八輩祖宗的罵戰持續了半天,武序眾官卻突然發現這次站在自己對立面的人,有點出奇的多。
以往經常被自己拳打腳踢的‘黑衣宰相’和‘羽衣卿相’之流自然不用多說,他們要是有天不跟自己唱反調,那才是怪事。
但連法序、農序這些平日里沒什么存在感的官員,這次居然也有膽子跟著站隊表態,這可是多年不見的稀罕事。
雖然這份提議最終還是沒能通過,甚至在散朝之后沒幾天,那名被推到臺前的的倒霉兵序就當街被人拆成了一地碎片。
但這件事背后透露出的各方態度,卻是耐人尋味。
上述的兩件事看起來似乎都跟不入黃梁,也不入朝堂的武當山沒什么太大的關系。
但不久前發生的最后一件事,卻讓這些分觀觀主們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二十四節氣的‘大雪’當天,龍虎山當代‘張天師’親自徒步上了天柱峰,拜會武當山現任‘真人’。
這在整個大明帝國的道序之內,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要知道自從血肉肢體的替換法門出現之后,道序之中便出現了‘新老’道統之爭。
而領銜‘新派’和‘老派’的勢力,正是有道門祖庭之稱的龍虎和武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