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兩天雷楓志心里一直有個疑惑攪得他心緒不寧。
那天,雷楓志名下加盟代理的一家“禧福緣珠寶”總經(jīng)理電話請示有一單經(jīng)五名鑒定師鑒定為“十萬足金”的黃金加工委托是否承接時,他可是讓那名總經(jīng)理重復(fù)了三遍才確認(rèn)。
為啥要重復(fù)三遍?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嘛。
隨后,雷楓志還特地去了一趟那家位于步行街上的“禧福緣珠寶”,看了看那幾塊金疙瘩。
他記得最后交付給客戶的是一摞壓制成型的茅草葉狀金葉子。
之所以雷楓志會對那幾塊“十萬足金”格外上心,是因為以目前華夏國的技術(shù)手段還無法提煉出純度如此之高的黃金,“萬足金”已算是極限。
“萬足金”以上的高純度黃金因為更易變形和留下劃痕,一般是不適合用來制作飾品的,它們主要會被用在半導(dǎo)體器件和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中,高精尖科技和科研實驗也是離不開它們的。
純度不太高的黃金相對還是比較好提煉的,不過隨著黃金純度的提高,提煉難度會越來越大。
“萬足金”以上每提高一個純度等級,提煉難度恐怕都是幾何級數(shù)的增長。
理論上不算太難提煉出來的“十萬足金”,科研人員已不知試驗了多少年,但始終都還沒見到成品面世,難度可見一斑。
因而突然出現(xiàn)的“十萬足金”怎能不令雷楓志感到疑惑。
難道有人已經(jīng)掌握了提煉“十萬足金”的方法?
可惜,當(dāng)時王小天并沒有留下太多信息,成型后的金葉子也是“康蕾”去取的,雷楓志想要解惑都找不到人。
現(xiàn)在好了,線索出現(xiàn)在了老院長身上,他可不會放過這難得的機(jī)會。
文藝匯演終于落下帷幕,隨后就是孩子們自由行動的歡樂游園活動。
雷楓志等一眾嘉賓當(dāng)然不會去湊熱鬧,他們自有他們的安排。
借著換場的空當(dāng),雷楓志湊近老院長,低聲詢問:“賀院長,不知可否告知那金螞蚱出自何人之手?”
老院長沒有立刻回答他,而是笑著反問了一句:“怎么?有問題?”
盡管王小天送出金螞蚱的時候并未提出什么保密的要求,但老院長還是出于本能的流露出保護(hù)之意。
第(1/3)頁